第54页

“姓陈的?”刘振德想了半天,柳树巷里姓陈的人家,他当年出去的早,从前的事已有些记忆模糊了。“莫不是陈半街家的?”他隐约想起, 当年陈家败落了以后, 陈家二少爷陈致远一家,便搬到了柳树巷里的一个小院子里住。

说起陈半街,当年他十来岁的时候,还在陈家的铺子里做过一段时间的伙计。只不过,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风水轮流转,如今他位高权重, 陈家已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了。要说陈家的小姐,当年他家可能攀都攀不上,可眼下,就是嫁到他家做小的,也得算她祖坟冒了青烟。想到这里,刘振德不禁有些得意。从前比他阔的人,如今得把女儿嫁给他儿子做小,还有比这更让人觉得心里舒坦的事吗?想到这里,他便说,“那陈家的闺女,她爹娘当年模样都不差,想来长得也俊俏,既然耀祖喜欢,便替他娶回来做一房小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徐文锦没想到他会这么说,竟然一点都不避讳柳树巷里的旧事,但转念一想,又有几分明白,像刘振德这样的人,怕是做了亏心事,也不觉得半点亏心的。

她柔声道,“好,我明天就叫人去陈家说。想必能把女儿嫁到大帅府里做姨太太,她家里没有不愿意的,也算是她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了。”

“不。”刘振德道,“明天让人把她爹娘接来,我同他们说。”他这么做,并不是多看重这门亲事,而是想着富贵了不在故人跟前显摆显摆,那有什么意思,他倒想看看他们得知这件事后的反应,这样才有趣。

木蓝这天和往常一样,早早便在甜水巷口摆摊卖酱肉。

刚一出摊,就有几个人来买了。

“怕来晚了,买不到。”有个人说。

另一个人说,“我特意从南雀街那边过来的,上回听人说,甜水巷口有个卖酱肉的摊子,东西好,又不贵,这才大老远跑到这里来买。”

木蓝将酱肉切好,又拿纸包了。摊子上放了只瓷碗,她说了价钱,便让人把铜板搁在面前的瓷碗里。

有辆车子在她的摊子前停下,从车上下来了两个军官模样的人。

“买酱肉吗?”木蓝道,“我这里概不赊欠。”平时,总有吃军饷的人,在这附近的摊子上白吃白拿,木蓝很看不惯他们这毛病。摆摊做买卖的,都是些小本生意,哪经得起他们这样折腾?

她以为对方是来白吃,却没想到他开口问,“你是陈媛的娘?”

木蓝听了这话,心下没来由的一惊,第一个念头就是,难道巧心出了什么事?但接着,她便冷静了下来。巧心从小就乖巧,应该不会闯什么祸。看来人穿着戎装,怕是这事和根生有什么关系。

她点点头,“对。找我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