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木蓝从街上回来的时候, 顺便买了些米面粮油。如今阿宝已经是个半大的少年,力气挺大,能帮着扛不少东西。木蓝和巧心则是拿着锅碗瓢盆跟铺盖。几个人就这么走回了甜水巷。

歇了一会儿, 木蓝就跟巧心去灶房做饭, 留下阿宝巧灵在屋子里收拾铺盖。柳婶家的灶房不大, 但拾掇得挺干净。木蓝刚打算晚上熬点粥, 再蒸点玉米窝头吃,就听到灶房门口传来柳婶的声音。

“屋子都收拾好了?”她问。

木蓝点点头, 又问柳婶他们平时什么时候做饭,毕竟这灶房有点小,两家同时做饭的话,别说灶不够,多个人转身择菜什么的都有点挤。

“你们先做吧。”柳婶道, “忙活了一天,孩子们都饿了吧。你们吃过饭, 今晚早点歇着去。”

木蓝今天上街买东西的时候,也找人打听过,租他们这样的两间屋子得多少钱,这才知道, 柳婶说的“不图钱, 只图个热闹”是真的,这两间屋子的房租比市价要便宜不少。

木蓝想了想,还是把心里的疑问问出了口,“柳婶, 为什么这房子租得这么便宜?”房租这么便宜, 她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好像白占了别人便宜似的, 有些过意不去。她想知道,为什么柳婶要把屋子这么便宜租给自己。

柳婶听了,叹了一口气,半天没说话。

“抱歉,要是我这问题不该问,您就当我没问。”

“其实事情也过去许多年了,也没什么了。”半晌后,柳婶还是告诉了木蓝她这么做的缘由。

原来,柳婶夫妇年过半百,家中只有一个独子。那孩子前两年出了以外,家里便只剩下柳婶老两口了。她今天白天的时候,说是这院里其中一间屋子不能给他们住,那屋子原先就是柳婶儿子住的。自从她儿子出了事,那屋子便空了下来。只不过,里头的床铺陈设仍旧保持着原先的模样,柳婶每日也会进去擦桌子扫地,就像她儿子还活着时那样。

她今天早上,在街上看到木蓝带着几个孩子找落脚的地方。一来是看他们怪不容易的,二来也是想让自家冷冷清清的院子能热闹点。自从儿子没了后,家里太安静了,柳婶老两口也没有了什么言语,看着空落落的院子和屋子,忍不住就会常常想起儿子来。

木蓝听后,沉默了。她想起自己幼年时的经历,也不知道当初发现自己不见了后,她的父母对着空落落的屋子,是不是跟眼前的柳婶夫妇是一样的心情。

“今晚反正我也要做饭,索性我多做点,咱们一块儿吃。也省得你再忙活。”木蓝说。

于是,木蓝便改了主意,不熬粥蒸窝头了。她打发巧心上街又买了些菜肉,打算晚上做面条吃。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木蓝听到外面院门响,接着就又隐约听到柳婶在院子里和人说话的声音。因为他们声音不大,木蓝只断断续续听到一些,“带着几个孩子……租房,我没跟你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