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道士一起下了山,也就各玩各的。
大部分都是十几岁的孩子,流连卖玩具的摊位,各自买些心仪的小物品。
妙琰和妙真妙慧一齐挑了几朵红绒花,簪在发上,喜庆了不少。
妙慧趣道:“戴上这花,妙琰师弟看起来像新娘子,芙蓉帐暖,抱着师弟的人有福了。”
妙琰脑中忽然闪过今早自己在小师叔怀里睁眼的场景,没来由的脸一红。
妙真推师兄一把,嗔怪道:“师弟不比你都定了亲的,满嘴胡说,她一个女孩儿家的知道什么?”
见妙慧忙着挑选灯,妙真心疼地拍拍妙琰说:“师兄明白你心里苦,掌门师叔真是欺人太甚。”
妙琰心虚道:“小师叔不是那样的人,他只是有病。”
妙真拍拍妙琰肩膀说:“但愿掌门师叔有良心,能好好待你。”
妙琰不愿意听别人说小师叔坏话,尽量心虚的解释:“他对我挺好的,师兄不必担心我,反正我也没想过嫁人,一心修道多好。”
妙真附和:“嫁人没什么好的,我躲在山上就是为了一辈子不嫁人,有钱赚有饭吃,没的伺候不相干一家人,看婆婆脸上过活。”
妙琰也欢快地说:“知我者,妙真师兄也,我娘要是不嫁给我爹,也不会年纪轻轻就一病去了,男人三妻四妾的,哪个把夫人娘子放眼里。”
妙琰忽又压低声音哽咽道:“我师父要是不嫁给那金喜财,也不会痛失爱女,郁郁寡欢一生。”
天色渐暗,人越来越多,妙琰和两位师兄很快就被挤散了。
忽然想起小师叔约她在来顺客栈见面,妙琰赶紧赶过去。
妙琰要了靠窗户的座位,点了壶小酒,默默地等小师叔一起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