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大吃一惊,虽然哄着赵玉冉说她永远是自己的孩子,背地里却偷偷地寻找着真女儿的踪迹,结果还真被他发现了,自己的亲女儿就在离京城不远的安陶镇徐家村里,养父在战乱里去世了,养母也是沉疴缠身,为了不让自己的血缘留在外面,他决定把她接回来。
却没想到,这是徐桓悦悲剧一身的开端。
京城里的所有公子哥,对待万人迷女主,要不就是仰慕,要不就是敬佩,看她仿若无物,在宴会上也是从来不理她,甚至于她去讨好时,得到的只是一顿冷嘲热讽。
在国公府里,同样如此,有了这个蠢笨的乡下来的“姐妹”的衬托,赵玉冉别提多乖巧多懂事多落落大方了,府里上下都喜欢她,就连一开始揭露身份的二房一家,都开始真心诚意地悔过——这当然就体现在对徐桓悦的不屑一顾上了。
这种压抑的环境,加上得知重病的养母病逝,书里的徐桓悦性子变得开始暴躁易怒,孤僻古怪,处处给赵玉冉找麻烦,结果这样做,让她更被人讨厌,而赵玉冉则是被衬托得楚楚可怜,加上一堆白莲花语录,让她的那群仰慕者更是心疼起来。
所以,最后徐桓悦就是在这样无依无靠所有人不屑一顾的状态下,还年轻的生命过早凋零了。
而她说到底也只是这故事里的一个炮灰而已,收拾了她之后,赵玉冉的那群仰慕者开始暗中搏斗,最后太子取得压倒性胜利,和赵玉冉成亲,那群仰慕者却还是对她念念不忘,一生未曾成婚。
真是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呢!
只不过,她不是原主,回去干嘛!
和假千金那群仰慕者斗法吗?万人迷的光环太可怕了,她又不是脑袋有问题。
这样普通的生活,难道不好吗?
夕阳的余晖落在屋顶的瓦片上,映出一片波光粼粼来。
晚上徐娘子熬的排骨汤好了,她又炒了一道青菜一份茄子,端到院子里来,喊看着药的徐桓悦吃饭。
正好药也差不多熬好了,大火烧开后文火慢炖,把三碗水熬成一碗水的量,再从小砂锅里倒出来,整个院子都弥漫着一股中药的苦涩味道。
徐娘子把盛着中药的碗放到一边晾着,先和徐桓悦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