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页

这种情况下,这十二个人自然也就不必让薛霏见过了,省得横生枝节嘛。

薛雯便代为见过,都安置好了。她也没有那个心思挨个试探、择选培养,徐贤妃做事还是靠得住的,便只凭这几个人的本领和造化吧。

但,唯独有一位是特殊的,这人私下求见了薛雯,递上一封信。

薛雯狐疑地拆开信件,竟是东桥姑姑亲笔所书。

——原来面前这名姓吴名叫书儿的女子,乃是东桥信任的贴身大丫鬟宝莲的亲妹妹。

吴书儿心怀青云志,在看望姐姐的时候,和尚未娶妻的胡伏宜有了些勾缠,好在东桥发现得及时,拿下了吴书儿,捅给了家中的长辈对胡伏宜责罚教育了一通,这才未酿成什么大错。

为了治家风,这样的丑事从来都是要重罚的,可是吴书儿的命还算不错,正逢了此事,徐贤妃开始为即将和亲的恭安长公主挑选陪嫁了。

东桥询问吴书儿的意思,她釜底抽薪,一口便答应了,又赌咒发誓地表了一通忠心,东桥一时心软,又有宝莲与妹妹几次深谈后替她打保票,这才将吴书儿塞进了十二个人之中。

还给了她一封“引荐”的信。

吴书儿不知道的是,东桥姑姑在信中将前因后果详细道尽,还道此人未必可信,但貌美非常身段窈窕,会诗书懂音律,又有野心,遇事也识时务,还算有可取之处,不知是不是个可用之人,请公主斟酌。

薛雯看了,也觉得这人还算有些意思,略略考校了一些她的那些东桥姑姑列举的本事,也是都有模有样的,虽不精深,但也够用了。

此人出身不高,却能有这样的资质,可见平日里是下足了苦功夫,果然如东桥所说是“心怀青云志”,的确是个有野心的人。

薛雯反正无可无不可,就命瑞银拿来了一摞子文书,对吴书儿道:“本宫看在姑姑的这封信的份儿上,便给你些助力——这些你拿回去,趁这几日功夫仔细研读,希望你有所收获。”

吴书儿连忙谢恩双手接过,定睛一看,封皮上写的,竟是《孝端皇后起居注》!内里详细记载了胡皇后每日处理公务,与妃嫔们往来的情况,以及拿到胡皇后面前了的争端等事务的处理裁夺。

打眼一看,不过是干干巴巴的流水账,也看不出个什么来,但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其实后宫就在这起居注之中了,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宝典啊!

那吴书儿倒是个识货的,咚咚两个响头,如获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