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小胡氏算起来比彭城伯和胡皇后在苏州待的还久,一直是住在胡家的祖宅的,直到与东平郡王议定了亲事,才被接来了京城,在京城都不怎么适应呢,更遑论什么滁州了······

小胡氏刚嫁进沈家做续弦的时候,一开始官话都说不好,只要开口,就是一嘴软绵绵的吴侬娇语,给本就憋着对儿媳妇横挑鼻子竖挑眼地立规矩长威风的沈董氏听得是浑身起鸡皮疙瘩,别提多烦她了。

可她老人家不喜不要紧啊,架不住沈郡王喜欢······

老夫少妻嘛,小胡氏本就比他小了整整十一岁呢,人又娇怯,就更惹得人疼宠了,别的不论,单就沈郡王对小胡氏,那可真是没得说的了,在天然就对小胡氏有压制的婆母沈老夫人面前也是屡番护着她。

也就是根源于此,按说薛雯本是个识大体、八面玲珑的性格,若存心讨巧,总能把区区一个沈老太太哄得团团转的,可一开始沈老夫人就不喜欢她,就是因为薛雯的那一声“阿兄”——让她想起在以柔克刚的小胡氏手里头吃过的亏了,自然移情,对薛雯横挑鼻子竖挑眼起来薛雯又不是个能吃亏的,有仇当面就报了,这才越来越不对付,到如今相看两生厌,彼此仇视······

总而言之,那娇娇小小的小胡氏,就像一朵温室中的兰花,挑剔至极、柔弱至极、金贵至极,只合养于富贵之家,繁盛之京。

薛雯虽说玩笑,但也的确就是实情。

沈尧深有同感的笑了笑,解释道:“放心吧,不过就是个说头,难道还真能把他们逼走吗?没了人伦了。就是把这事儿搪塞过去罢了,我爹必舍不下富贵锦京,你瞧着吧。”

薛雯心想我才懒得瞧,是走是留随便,沈泰安闹得笑话也够多的了,不差这一回。

正说着话呢,光禄寺少卿张悦求见。

——沈尧当然知道张悦是谁,张悦也早闻沈尧大名,两人客气见礼,望着对方的眼神中都有几分若有所思。

薛雯呢,她的确是素来心思不怎么在这些事上头,可她又不是傻子,见二人僵持,她竟有些脸热,清了清嗓子,态度较之前更加冷淡客气地道:“张大人何事?”

张子初还是那副清清淡淡的样子,神色未变,道骨仙风地施了一礼道:“公主上回说的这本书,臣托故交找到了,怕公主急着要用,便送了来。”

沈尧低着头没说话,一副恪守臣子本分不敢过问的样子,薛雯却越发焦躁起来,不知是不是药性发作的缘故,扇子快摇出花来了,示意瑞银接了过来,含笑道:“有劳张大人,其实并不急着用的,我也只是随口一提,倒是让你费心了。”

张子初欠身称“不敢”,又问了和沈尧一样的问题,露出些许疑惑的神情,道:“才只初春,公主怎么都用起扇子来了?微臣冒昧。”

薛雯和熙笑了笑,道:“无妨。是近来服药的缘故,有些畏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