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而不出她的期盼,薛雯果然有妙计。

其实,这个事情难办就难办在······

尽管当时李郭夫妇处理得当,故意让身形相近之人换上衣服从正门出府,并于别处做出了失足坠崖的假象,想来是已经骗过了监视之人。但过了数日郭长明没有动静,不管是他叛变了还是信没有送到,皇上一定都会派出第二波人,拦了一次不能拦两次三次,可以说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而若要传信与常嗣年或旁人,东厂的人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常嗣年,薛昌辉,等等人更是一定已被重点盯住。

难办就难办在时间紧迫,但无从着手——千里之遥,宫门重重,阻碍层层,这信,不好送。

薛雯蹙眉思索,好半天,她面色凝重地低声道:“我去送信。文母妃,这个信,我亲自去送。”

······

帝久病,郁难解,御医无进,嫔崔氏御前献言,次日,诏,移驾巩华城行宫。

崔樱桃哄得皇上松口,皇上自己也确实觉得身上不爽利,越躺着越疲乏无力,这一建议说到了心坎上,又能讨内宠欢心,便准了她。

奉旨伴驾的除了婉嫔,另还有王贤妃和三皇子一家,宁德妃和五皇子,及舒嫔方氏等小嫔妃。

——没有也在病中的皇后······

即使已经猜到了几分皇后此病的由来,薛雯仍然是忍不住唏嘘,亦未免齿冷。

薛昌煜在御前遵旨应下送贤妃至行宫后就就藩,心里却并不打算如此,只是权宜之计,满脑子都是再做打算。

另一头,薛雯按理来说占了个名头,本应留下监国,但皇上哪里能放心呢,非要她在眼皮子底下的,连带着内阁及各部重臣,一股脑都算上,随驾赴行宫。

皇上住在四海太平阁,薛雯就住在了紧挨着的曲台。

薛雯自然不会与父皇拧着来,更做多了一步,与臣工议事,必至四海太平阁前殿,由周连旁听。

一连几日,平静无波,薛雯却已是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