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页

没有人可以给她迫不得已。

如果到最后争来争去,还是一个迫不得已,倒不如当年就一头碰死在孝端皇后灵前,何必兜这么大的一个圈呢?

若没有“身不由己”这个现成好用的遮羞布来自欺欺人,那么薛雯所争的,就永远不会是这些。

“正大光明”的匾额日日挂在大殿之上,父皇看不见,有人看见。

好掌控的幼弟也罢,可委托的长兄也罢,为国,为民,正大光明。

更因种种变化,薛雯还占了个便宜——一下子从不归之路中走出了个结果来。

从龙之功,或可善终······

脑子里头想七想八的,面上却只一瞬。

薛雯因正观察着文贵妃,所以也下意识地摆弄着手镯,笑着又抛出一个自己的诚意和筹码。

率先退了一步,开口道:“内阁中,我的老师鄢大人,他虽刻板,但更看重朝政而非皇权,故而虽不会助我,却会对我的所作所为不加阻止。严敬惯会溜须拍马,也因此得势,虽不可控,但好在愚蠢。张亚庆和孙品周是我的人,再加上我的表弟伏宜,已成大势,剩下的段、李二人,必然会随大流熟视无睹,慕容文臣···我虽不能说出原因,但他也并不会阻挠我的行事——藩王无诏不得入京,文母妃,我能召回四哥。”

文贵妃垂着眼睑,神色不明,半晌,才格外正色地抬起头,举起手掌道:“我与公主击掌为盟,身家性命,成败不论。”

二人于是三击掌,既儿戏又庄重。

而再次分坐下后,文贵妃也投桃报李亮出了真招,道:“召他回京先倒不急,蓁娘,西南出事了。”

······

西南出事了,文贵妃背后有永安侯府自有门路,再加上四皇子不在京城反而方便打探,所以薛雯都不知道的事情,文贵妃却知道。

——此事说出来骇人听闻,若非是当时当下,薛雯亲耳听到都不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