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目前来说,拖还是比较好拖的。
一旦要是实在拖不过了呢,经过薛雯的一番筛选,心目中已经有了一个还算不错的人选——诚安驸马李景华的表弟,小公子卫仟云。
沈尧乍闻此人,绞尽脑汁地想了半天,竟然愣是没能挑出什么值得说的不足之处,只能也吞了苦胆一样地默认了······
——卫小公子的确是一个好人选,他文不成武不就,人还很天真烂漫···但又出身士族,门称著姓,家世上很拿得出手,甚至还有个母妃是皇贵妃的大公主做表嫂,他父亲娶了后娘,不怎么爱管他,这些年和家里越闹越僵,等闲不登卫家的门。
凡此种种,站在薛雯的角度看,可以说是样样都好。
更好的是,以往事观之,他又似乎对薛雯怀有倾慕之心,人也高挑俊秀——最起码将来生出来的孩子样貌上不会差。
薛雯一条一条念叨的时候,沈尧咬着后槽牙含笑点头应和,心里却是忍不住滴血道“你干脆给我一刀好了,还痛快······”
好在,现在说这些都还太早呢,沈尧还有很长的时间给自己做心理建设,真正做到“放得下”。
虽然不知道准东宫薛昌辉是怎么被一下封到云南去的,但沈尧也能辨识局势,心里明白,这一旦去了,再回来可就不易了,而皇上虽然已经有所好转恢复了上朝,但仍很虚弱。
人身体上一旦虚弱,精神上也会变得脆弱,皇上等不到自己的大儿子,是绝对不会放沈尧和他的两万精兵回西南的。
甚至,蓟州战火又起,四皇子薛昌韫上书讨要粮草,皇上干脆把老三薛昌煜也给派过去了,一来可以让他们俩彼此牵制,二来,进一步维护保举即将归京的大皇子······
从中也可窥见皇上的行事。而沈尧还在,薛雯就暂时不会动念头走下一步,环环相扣,暂时安全。
沈尧此时还不知道,薛雯则是明明知道而被一桩又一桩的事情给搞忘了——薛昌辉却将妹妹的委托当成了个大事办,正在积极地搞事情······
正好,两事合成一事,皇上恢复早朝后没多久,西南急报,说大皇子视察军营的时候遇上了七十二寨偷袭,受了重伤,伤在右肩,据军医说,若医治不当,恐怕日后右手持物会受影响。
薛昌辉自己是没法写字了,由王府幕僚代笔上了道折子,一是请皇上准自己暂缓入京,二是请皇上赐下御医。
常嗣年紧接着也上了道折子,请罪,说自己已经暂停了掌管军中事务,请皇上责罚,请怀远将军速返,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