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尧在西南干得风生水起,此番又立了大功,虽说七十二寨此次被重创,短期内闹不出什么了,但也没道理把沈尧留在京城荒废的道理。
旁人猜不透,还纷纷以为是皇上忌惮沈家,毕竟这样一来,少将军和明安公主的亲事落空也同样有的解释了。
薛雯却自然知道真正的原因的——皇上病了。
一开始,不过是小小的风邪入体,只是朝中事忙,薛铎仁一直也没有真正好好修养,小病拖成了大病,自打一次批折子批到半夜起身时晕厥后,便只能卧床休养了。
皇上倚重信任沈家,他把沈尧留在身边,又从周边秘密调兵,说来令人齿寒,防备的是此时人在蓟州的四皇子薛昌韫。
封沈尧卫军指挥使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命薛昌韫驻守蓟州防备北人趁冬入侵,无诏不得返京。
而第三步,是八百里加急,急召楚王薛昌辉归京。
有了这第三步,薛雯不由心惊——恐怕皇上这一病,是真的有些凶险了。
第69章 传信 至于,为什么说沈尧在自己家……
至于,为什么说沈尧在自己家里不好过呢?自然是有缘由的。
那也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了。
——虽能借皇上赐宅的名头避了出来,但又不是真躲到了天涯海角去离东平郡王府实质上就差了两条街。
何况,一个孝字压在头顶,就是他真跑到了天涯海角,沈家他的亲人们想管他,也还是能管。
这几位住儿还各有各的道儿——
他爹沈郡王,是整天给他讲兵法。世人都称赞沈三少年英雄立下奇功,在沈郡王这里屁也不是,吹胡子瞪眼就要训斥,老子管教儿子,说你错你就是错,说你不行你就是不行。
但其实带兵打仗的这个事情,从来都没有定式,一人是一个路数,一人是一个风格,沈尧打小从他爹这里学到的多,可去了西南见了真章,从常嗣年那里学到的更多!还都是真刀真枪里学到的带血的经验,也就不太服他爹那一套,俩人凡到一处就要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