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雯不中用了。
不是说薛雯倒台了或是坏事儿了,而是对于沈家来说,沈尧这一死,薛雯与沈家的这一层关系立刻就成了镜花水月,再捞不出半分的好处,而反而成了阻碍,妨害沈家一直以来的好打算的阻碍——进一步甩脱实权,却不会就此沉寂而以退为进,一跃跻身清流贵爵。
天下的好事不能都归了沈家,如今要真是把薛雯与沈尧的关系明明白白砸实,那就是吃不着实惠还要背虚名了。
可若没有这层关系呢?
若能借着董依依,甩脱了这层关系,甩得个干干净净了无痕迹呢?
方婕妤有五公主,倩美人有六公主,假以时日,若能稍加操纵腾挪,让任何一个收养到慕容氏名下···不又是一个千娇玉贵的嫡公主吗?
而到那时沈四郎,年龄合适的沈四郎,便也正好长成了······
这才是沈家真正的算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哪有那么多的“人之常情”呢?
薛雯看透了这一点,便连骨头缝里都是冷的,瞧着昔日也算亲近的沈家人便如人皮骷髅,厌烦疲惫,满心负面的情绪,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云南王云北王的呢?
——还能在文贵妃的一番提点之下把事情想明白,已经算得上是冷静自持的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管她薛雯有怎样的伤春悲秋,文贵妃的话,算得上是一针见血了。
事就是这么个事,的确就是不管薛昌辉有什么后招,此刻薛雯、文贵妃都只能助他成事,兢兢业业地从旁辅助,送他离京。
好在,那薛昌辉原也的确是有几分嘴皮子功夫的,再加上薛雯授意之下方婕妤的敲边鼓和文贵妃暗地里的手段,慕容皇后终于是转过这个弯儿来“想通了”,也开始欢欢喜喜地筹备相关事宜了。
至此万事俱备,只待吉时了。
杨新登寻了个机会来昭阳宫回话,说起这事儿来也同样是不胜唏嘘,还犹豫着道:“说起来···都是奴才的胡思乱想,公主姑且听之——只是,到底瞧着大殿下每每御前奏对,奴才便觉着,大殿下应是没有什么争先儿的念头的。否则···绝不会是如今的局面。”
薛雯心念一动,到底把这话听进去了,复想起自己在薛昌辉身上栽的几回跟头,更是多了一些探究与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