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儿敢啊!瑞金这下知道老实了,连忙比了个把嘴封上的手势,缩手缩脚地站好了。
薛雯其实是心气儿不顺,所以敲打她,看她老实了,也就没再揪着不放,一扭头看了眼积压的七八本折子···就更不顺了······
好在,其实能送到她这儿来的都不是什么要紧的大事,就算有,也是她早先听政的时候内阁大臣们都已经基本论定了的,薛雯不过费些功夫整理誊抄罢了。
故而瞧这多,批起来也很快,才不过华灯时分,就已经见了底了,薛雯微松一口气,搁笔于架上,不甚雅观地伸了个懒腰舒了舒筋骨,捡着手边摆着的芸豆糕吃了一个,喝了半盏清茶,这才去拿那最后一本。
谁想到,这最后一本竟是早已批过了的······
估计是自己随手一扔扔错了地方,底下人整理的时候又给收到没批的这一堆儿来了。
薛雯才好一些的心情又受了影响,捏了捏鼻梁,想放下吧,满脑子都是沈尧那被敲了一闷棍一般的可怜兮兮的神情,又占了好皮相的便宜,说实话···怪不落忍的······
——好半晌,薛雯紧紧皱着眉头“啧”了一声,到底仍是拿过了笔来,在早已批好了的一句后面又缀了几个字。
她是一念之差,而等这一堆折子送到御前过目时,因薛雯靠谱,别的皇上都很放心地直接命发了,唯独感兴趣地把这一本挑了出来,看了看,忍俊不禁道:“呵呵,到底是女儿家心软呐。”
因薛雯偷偷替刘意撑腰,隐与长春宫方婕妤抗衡的不满顿时消散——果然蓁娘还是朕的好女儿。
······
好歹是在家过了个端阳节,又祭拜过了亡兄,五月十九日,沈尧与其余等人便该启程返西南了。
因沈尧还要与王选等人会和,在家用过了早膳便不再久留,早早地拜别了祖母与父亲母亲,收拾了简单的行囊,就打算出发了。
谁知走都走了,在大门口却被崔波这小子绊住了脚——哭着喊着非要和他一起去西南······
沈尧也知道他的确是一腔的忠心,难得耐着性子劝道:“好了,你去了又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够给我添乱的···再说,我那一院子的人事物也需要人打理,难道我下回回来了,屋子里落了三丈灰就是你的忠心了吗?行了行了‘崔大爷’,快回去吧,啊?”
正纠缠着呢,打里头,董依依脸带焦急地追了出来,一见沈尧还没有走,不由松了一口气,连忙上前道:“幸亏追上了,否则我便不好交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