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对得起万里河山万千子民,怎么对得起,这青山处处所埋葬的忠骨呢?
······
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
遥望京城,昔日荒诞不经的少年,忽然之间已满目苍凉。
沈尧并没有对吴大娘信口胡言,对亏了他们探寻到了运粮密道,且在事后搬运走了那几个追击他们的哨岗的尸体到另一处,也掩掉了密道附近所有留下的痕迹。
仅仅几日之后,精锐部队便在精密周全的布置之下,毁掉了这个七十二寨用来运输粮草的密道,算是将他们的一次偷袭化解于无形,不战而胜,还顺便折损收缴了他们不少粮草,的确算得上是“重创”。
再后来······
两个月又两个月,一年又一年,沈百户真的变成了沈将军,也终于能和普通士兵一样大嚼石头一样的干粮,有时候饿得急了,还会抢着吃···而如今,就算他再怎么平易近人,也很少有人会叫他“三哥”了。
每次打了胜仗,沈尧和吴大力都会带着一小坛酒和三五个那种黄色的不知名的野果去吴家村看望那座小小的土坡,跟他讲讲西南的局势变幻,讲讲当年那伙兄弟的近况。
而今,又是一年——沈尧终于要回京了。
须知,自打十一二年前沈郡王因旧伤而还印归京休养,西南就落到了常嗣年的手里了,然而,西南七万驻军,毕竟有八成甚至更多,都是沈氏旧部,常嗣年也算因此而被掣肘多年。
运筹帷幄一步一个脚印,到如今终于渐渐上了手——常将军是满意顺心了,可皇上却并不愿意眼见他牢牢地把这经过招兵壮大的十万兵马攥在手里。
沈尧的出现恰如其分,正是递到了手底下了。
——既然要利用沈家人与常嗣年分庭抗礼彼此制衡,自然是要大大地抬举沈尧了。皇上不仅当夜设下接风宴,在沈尧入宫求见时,更是一来就立刻被请了进去,而那些等了半天的却都只能靠后。
外头候着的几位大人见此自然是面面相觑,互相使着眼色,可人比人比不得,这也没什么可不服气的。
话分两头,且说薛雯此时,却并不在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