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后用上了一个“真是”的问句。
——当初小人作祟鼓动风波,再加上那时这两个人之间的相处的确也是耐人寻味,不少人都相信了“是薛雯不满沈尧浪荡不成气候,将人逼去了西南”的这个说法。
可是,文太后可是一个字儿都没有信的——薛雯就站在她的面前,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何必用耳朵听?自可以用眼睛去看。
她哪里是会在乎自己未来的驸马有多少成就,有多么风光的人呢?
反正除非谋朝篡位,再风光也风光不过她自己了······
文太后自己揣摩出来了一套“真相”,笃信了很多年,实际上比老少两个董氏闹出来的那个流言还要离谱——
文太后是彻底搞错了前后顺序了,还以为是沈泰安为了儿子和沈家的前途安排沈三去西南在前,而薛雯闹脾气,不搭理沈尧在后呢。
——那不就是舍不得沈元麒吗?
结果过了这么多年,薛雯才暗示她不是···文太后立刻就被勾起了十二分的好奇心来了。
薛雯也无意卖关子,只是当初与沈元麒决裂的原由不能为外人道,她便说得粗略隐晦了些,没说任何具体的事情,只说她那时候年少,心智不坚,平添许多的愁绪烦恼,找沈元麒诉苦想得些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