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页

薛昌煜做皇上的那会儿,京中不少养尊处优的勋贵都遭了殃——有文昌侯,有彭城伯,自然也有他东平郡王。

同样是郡王,那略阳郡王府季家乃开国元勋,薛昌煜别说动了,恭敬都来不及呢,生怕得罪了这一尊大佛,给自己的称帝路平添阻碍,可沈家的这个郡王可就不一样了,实在是当初老郡王立的功劳太大了,被病痛了五六年,最后命也搭进去了,不封实在不能安民心与臣心。

可功劳是老郡王的,不是沈泰安的,薛昌煜跃跃欲试,将沈家世袭罔替的爵位一道旨意,易为了降等袭爵。

沈泰安本就是个最擅长于审时度势的聪明人,自然没有赶在他大肆立威的时候触他的霉头,龟缩领旨,这事儿也就认了。

果然,等是应该的,忍耐等待的众人,等来了打回京城的薛昌韫,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只是···别人是云开月明了,复爵的复爵,升官的升官,连那跟在谢家父子的屁股后头打杂儿的王贲元都封了个锦衣卫指挥同知——还是世袭的。

就只有沈家,好像被人遗忘了一样,圣心难测,这个东西没有凑上去要的,沈泰安自认也没有那么大的脸面。

这下子,自然就又把薛雯给想起来了·······

——当初,二公主招选驸马,沈老夫人是一边暗自窃喜,一边又有些不忿的,沈泰安可就是大惊失色了,他见沈尧三天两头往宫里跑,一去还就是大半天,还以为有门儿呢,谁知道等来等去,等到的就是这么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