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页

第三是阔城。

如今箕陵城仍旧是陈明关后的小城一座,因为临着明兰河,地理位置重要,又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同时也会是金融交汇地。将来大批量的商人涌入,必定会让这里快速繁荣,如今的小城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口,必须进行扩大建设。乔明渊重新进行了城镇规划,在入城后那片空地上规划仓房,在仓房后规划处民宿,并在长街那条巷口进行动员改造,得造出大片的商铺来。

一切就绪,三方齐动土,一时间箕陵城内外皆尘土飞扬,人们的脸上全是干劲。

第394章 玩命赚钱

天启十二年冬月,箕陵城飘起第一场大雪的时候,终于迎来了丝绸之路上第一批往来的商队。

商队是从大宛来的,他们走的就是班恒领队走的那条线,为了不引人瞩目,大宛来的商队没有用高大的马匹和车,只在骆驼上背两个篓子,篓子里全是最容易携带的、大盛人最爱的宝石和药材,还有种子。他们一行一共三十人,当商队穿过嘉裕山,进入箕陵城地界时,领头的人发出一声惊叹:“啊,这就是神奇的东方国度,这城墙足有我们国都的三倍大!”

箕陵城上的城守军早看到了这些异族打扮的人,立即有人跑去通报县衙了。

来的是师爷赵桐,随行的是班恒。

班恒用熟练的大宛话问他们领头人要了路条,看过之后,确定这些人都是来做买卖的,当即把他们迎入了城内,安置在仓房后的民宿中。

民宿也是客栈,刚刚修建起来,看起来新崭崭的。

大宛的商队对此赞不绝口。

住宿登记之后,班恒领着他们,到城门口专开的一栋小楼前,交上路条,县衙的人出具凭证,同时,大宛的商队缴纳五个金币,作为手续费。

领队的人不解,班恒解释:“这些钱是县衙要收的,你们到了箕陵城,货物可以放在仓房统一看管,我们的兵卒保证给你们看得牢牢的,一分一毫都不会丢。另外,手里的凭条要拿好,这是箕陵工会发出的,你们在箕陵城要用人上货下货,拿着凭条到这里来,跟差役说要几人,他们会给分配。没了凭条,哪怕有钱都寻不到帮工。”

说完又领着这些人往前走,是一家票号。

票号名叫民生票号,不用说,自然是慕绾绾的手笔。

考虑到货币流通的不便,她拿了这些年赚的所有钱,开了这家票号。这两个月里又花了大力气,跟谈益那边谈拢了合作,毕竟谈家手里的钱庄和票号都不少,对于金融来说,没有大量的银钱支撑做不起来,而且不能实现异地兑取,也做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