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得妻如此,是我之幸事。”赵君湲心中略松,再看韩灵递上的另一封书信,神色又渐渐凝重起来。

李叆岂担忧是不好的事,脸色也跟着一黯,“令君怎么了?”

“渤海义军占领多座城池,背后主使乃是刘明翰的门生魏显。”赵君湲捻着薄薄的纸,眉头紧锁不展。

刘池倒吸凉气,看了眼其他二人,“渤海王安分守己,当年为消先帝疑虑,屡降规格,裁剪不少兵卒,防守薄弱易破。”

片刻沉默之后,韩灵唏嘘道:“飞枭营是刘明翰一手组建,如今只听魏显号令,这些爪牙在他手里岂不是祸害。”

赵君湲把信按在几上,思量着,听见李叆岂轻轻地叹息了一句,“他们是要据东北而立,哎,渤海国估计难保了。”

东北若是魏显占据,那么北地便是衡山王的天下,东南是崔庆之,西南是狄风,几大势力基本可看出雏形。

然而飞枭营在暗,一招一式都难拿捏,要和他们对峙,难的不是一星半点,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说服衡山王联手,控制渤海。

赵君湲把信焚了,单独留下韩灵,问道:“你们在京的人能动多少?”

韩灵一口道:“一半。”

他解释道:“老国公弥留时留下遗命,无论什么情况,渤京必须要有一半的人留守。”

周国公部署暗人,比飞枭营更早,况且他在官场纵横大半辈子,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仅看人看得很准,连后路也备得相当严谨。

他似乎早料到了今日的局面,因此才会留下遗命,可出一半人力,但绝不能京中无人。

赵君湲深感佩服,心里那丝担忧也烟消云散,“好,一半足够了。”

韩灵不明白他的具体打算,也不好多问。

翌日他招来衡山国潜伏的隐卫,探听清楚,仲璜叫人放出的消息月前就已经传到郡国,衡山王丧子之痛难消,扬言要踏平渤京,替他爱子雪恨。而今正四方招揽豪杰,扩充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