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晚间一同用膳时,周蔻朝着元易竖起大拇指,“元公子,你真是神了,要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这样的天儿居然会下大雨。”

元易甚为谦逊道:“哪里哪里,不过是些登不上台面的雕虫小技”

高宥愿意给他戴高帽,将陈年旧事翻出来说,“当年虎口涧那一战,玉安提前占得了大风天,用几支火苗子和油罐,烧死了几千名波罗兵,不费一兵一卒,那才叫个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之处,元易的天赋异禀在于他能观星台,占天象,且百试百灵,就算是司天监的监事都不一定有他这样的能耐,但如他这样的能力,在元老爷子眼中也只能算是小打小闹,毕竟盼着入仕为官才是正道。

元易打小被逼着读书科举,曾有过一段很艰苦可怜的时候,后来误打误撞入了四皇子的眼,引为知己,从此山高水长,和高宥三人成了莫逆之交,高宥将他的天赋用在了行军打仗上面,果然颇为奏效,常能打个出其不意,后来不管去哪儿,都得将元易带上。

周蔻听了更是大为赞叹,“果然世间能人异士数不胜数啊。”

说话的功夫,外头有个行随进来,将一封密信递了上去。

高宥展信看完,眉头紧锁,将信又转给了元易,“看看,恪王才一回京,皇帝就动了立储之心了。”

周蔻一听,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好奇心驱使着她上蹿下跳,在元易身后不住张望,“哪儿呢?让我也看看。”

只可惜那纸不过半个巴掌那么大,上头的字更是密密麻麻,小的根本什么也看不清,周蔻才将脖子往前伸一伸,就被高宥拽了回来,“挨那么近干什么。”

周蔻撇了撇嘴,元易摸着鼻子将信给她,“我看完了,皇妃看看吧。”

周蔻一行行读下去,看完后才大致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是恪王解决了和波罗通商一事,波罗态度十分诚恳,想派使臣上京详谈一番,皇帝已经欣然允准,恪王这事办得好,引得了朝中上下一片呼声,皇帝因此也动了立储之心。

旁人不知道,但周蔻却明白恪王绝不是个好相与的,从前她还替恪王妃高兴,说恪王要争光了,可经历了小翠和戏园子那回事以后,恪王妃和恪王在她心中的印象直线下滑,周蔻甚至会猜想,这么多年不声不吭的,突然拔尖冒头起来,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会咬人的狗不叫。

她追问道:“那岐山王呢,太后呢,他们真就看着恪王立储啦?”

岐山王是个酒囊饭桶不假,但皇太后却没那么容易打发,可正因如此,天底下没有哪个父亲不亲自己儿子,反倒去亲近弟弟的,寻常百姓尚且是子承父业,更何况是皇帝和这天下。

元易啧啧两声道:“恐怕太后急着跳脚,接下来京城是有得乱子可瞧,今年注定是不能过个安稳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