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钰时、檀越、闻骁三人也默契地未将当时在后殿内,听到的太后亲口所述的话及当时情形透露出来。
于是,大理寺成功地把真正的无影排除在了金铃行盗者的嫌疑之外。既是说,行刺太后之人已死,行盗者无影还活着。
这位怪盗无影,在归还赃物的同时,还附上了一封密函。
密函的书写者受过训练,字迹工整,没有独特的书写特点。
一纸密函上的名单及详细描述出来的他们所做之事却都是真真正正的密辛。
名单上有朝中臣子五人,正五品三人,正四品两人。
科举作弊。
如此罪名,在梁朝,实属重罪。
揭发者却是一名归隐多年,不愿意露面的江湖怪盗。
此事发生在元津侯府,已经归来多日的瞿清池又深知其中因果,遣人将消息那么不经意间一提。
此事一经传出,既广为传播,轰动京都,影响颇大,直接超过人们对皇宫内走水一事的关注,成了饭馆茶楼里的热点谈资,
“这些消息是咱小侯爷查到的吗?”
“是吗?”“是吗?“是……吧。”
“哎,您甭管是谁查到的。官员作弊,这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各人凭本事吃饭,没本事就别腆着脸非要吃这碗饭。”
“瞧你说的这,谁不想升官发财啊。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声名鹊起,都眼红着呢。你敢说,摆在面前的好东西你不想寻个法子拿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