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艾也没说什么,接了这杯酒一口饮了,只心里决定,若是武大郎那边真有什么事,她说不得也要管上一管了。
“娘子是个爽快人!”武松再满了一杯酒,自己也喝了。
武松就在这样的寒冬腊月里离了阳谷县,往东京去了。
冬残春回,过了年之后,天气也微微暖和起来,过了正月十五,学堂便要开学啦,可艾也收拾东西搬家。
只是在那之前,她联系景阳冈上的小酒店,将她后院儿剩余的酒水一并拉走,换成了银钱。至于以前埋在地下和存在地窖的那些便也不去费心扒拉出来了,就让它们继续待在地下好了。
她雇了辆车,便载着他们姐弟俩和赵家的家当搬去了阳谷县。
初入县城,家里一会儿缺这个一会儿缺那个的,等到安顿下来就用了两日,亏得武大郎主动来帮忙。
县里有个熟人在,就有许多好处,像是哪家买的米面不参石子,哪家买的菜新鲜,哪家的肉秤给得足,哪里买的炭经烧……
这些生活经验,不是在当地住过一段时间是不会清楚的,而武大郎说起这些来是头头是道,看得出来,武大郎外表矬是矬,但内里是个居家会过日子的男人。可惜,潘金莲却不是那个与他安心过日子的女人。
要说潘金莲也是个苦命人,据说原是大户人家做丫环的,因为年轻貌美,被老爷看上,潘金莲拒不为妾,所以便向夫人告状。于是,老爷一气之下,将她白白嫁给了身材短矮、相貌丑陋的武大郎,不只不要武大郎的钱,还倒赔了些嫁妆。
身不由己,到了这里,潘金莲也还是可怜令人同情的。
也许她也曾想过跟武大郎安生过日子的,只是生得高大又有本事的武松出现,与武大郎的矮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搅乱了她不甘的心,后又有钱多会风流的西门庆引诱,点燃了她内心的火,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可艾自搬来县城,潘金莲这个未来嫂嫂是一次面也未曾露过,可短短几日,可艾却已经听到了许多关于她的流言蜚语。恐怕,她与西门庆的风流韵事,全阳谷县都传遍了,就只一个武大郎被蒙在鼓里。
这日,可艾出门买菜,从紫石街过,发觉街面上的人隐隐透着股神秘和兴奋劲儿。她仔细一听,原来是西门庆与潘金莲在那王婆子的茶铺后面私会,武大朝那边去了,恐怕是去捉奸了!
可艾心里道不好,加快脚步匆忙赶去,只见卖梨的郓哥正与王婆纠缠,而武大郎拿着条扁担往那茶铺后屋里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