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页

老夫人放开了姜裳,她拉着她的手,又摸上她的脸蛋,又哭了起来说,“看这孩子长得多像深儿和眉眉呀。”她的幼子姜庭深和小儿媳苏眉。

二夫人凑过来,擦着眼角的泪说:“果然呢,瞧这脸跟弟妹长得多像啊,这容貌简直有七八分相似。”

三夫人也捂着嘴说:“嫂嫂说的极是,衣衣这张脸果真跟眉眉有七八分相似呢,这眉毛像极了四叔。”

旁边两个中年男子听了也围聚过来,瞧着姜裳的眼神里满是慈爱和激动,恨不得将姜裳捧在手心里似的。

年轻的男孩子们看着姜裳的眼神俱是好奇,这是他们的妹妹吗?向来只有弟弟哥哥的男孩子们很新奇。

老夫人把姜裳搂在怀里坐下,哽咽着说:“好孩子,你受苦了,这些年我们竟然让你一个人在外面长大,实在是我们的过错。”

“我,”姜裳进来这么久,终于开口说话了,“也还好。”虽然忙了些,累了些,但是日子过得还是很充实的,也不至于那么难过。

老夫人听了用力把姜裳搂在怀里,又嚎哭起来:“这孩子怎么这么懂事啊。”懂事得让她心疼。

她想起来,她们派去江南的人,到江南调查到姜裳这些年是如何长大的,哭得越发大声,嚎啕声里尽是心痛。

她的孙女儿本来该锦衣玉食地养大,十指不沾阳春水,万事不愁。

可是一查才知道,姜裳为了谋生,小小年纪就跟隔壁大娘学厨艺,每日天不亮就过去,天晚才回来,甚至如此忙碌的情况,还抽空学习琵琶。

这般勤奋且好学的性子,长在民间也也没有长歪,实在是个好孩子,跟她爹爹一样。

她的手摸索着姜裳指尖的茧子,又是心痛又是骄傲。

几个夫人连忙围过来,声带哭腔劝老夫人说道:“娘快别哭了,好在衣衣回来了,往后就不用再吃苦了。”

靖西侯夫人笑里带泪说道:“娘,衣衣可厉害了,她可是今年群芳宴琴艺比赛的第一名呢。”

老夫人的哭泣声慢了下来,她拍着姜裳的背说道:“什么第一名不第一名的,我只想要我的孙女儿好好长大,结果让她吃了这么多年的苦,我心里实在难受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