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页

章致拙笑着说道:“本官年少,日后还望各位大人多多关照,咱们先把事儿理顺,等晌午到了,请诸位在咸丰酒楼吃个便饭,还望大家赏脸。”

其余人等都口称不敢不敢,应该应该。又把已提前备好的会稽文书,人口册子,财政赋税账本,近三年案卷等等奉上。

章致拙笑眯眯地接过,心里感叹,古代的官员职责分配还不甚合理,牵扯羁绊颇多,又往往受不到制约,在制度层面便很不合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如今重要的是找个好用的幕僚,和他一起处理政务,不然这么多的卷轴,他可受不住啊。

第56章 定政策

这几日, 章致拙都在衙门了解情况,熟悉事务,忙得昏头转向。不过下了狠功夫去啃书卷文稿还是很有成效的, 不过几日,章致拙便基本搞清楚了衙门运转情况,以往赋税水平, 人口状况,农商业发展水平等等。

章致拙长舒了一口气,略有些疲乏地靠在椅背上, 喝了口西湖龙井解解乏。

一朝上任,章致拙的行政热情颇高, 唤了家里的小厮带来被褥, 直接在衙门里找了个空房间住下了, 这几日压根没回过家,一直在官府里工作。看得累了, 便先眯一会儿打个盹儿,等醒了, 又是一个神采奕奕的精神小伙。

这可苦了在衙门里一同工作的其他官员,在这会稽地界,章致拙是除了军事外的最高领导人, 他不去休息,大家都不敢在领导眼皮子底下先走。

更何况,这新官上任三把火, 火还没烧起来,可不就得给他留个好印象。除了几位年纪颇大,平日里不管事儿的快致仕官员不怕,仍旧到了点儿便走之外, 其余人等,一概陪着领导加班到深夜。

章致拙是个年轻人,精力旺盛,这么连轴转了好几日,回家好好一觉补完,第二日便风风火火来了衙门,召集众人开会。

下属的几位官员青黑着眼眶,胡子拉碴,颇为心酸地对视几眼,无奈地跟上年轻上司。

章致拙坐在主位,两旁分坐着下属诸位官员,一顿寒暄过后便进入了正题。

经过几日的研究,章致拙基本把会稽的状况掌握了。首先是环境地理方面,会稽地处江浙府东侧,毗邻杭州与明州;地形方面,以丘陵地带为主,辅以通达的河道,耕地大多为梯田,少平地耕地;人口方面,总人口二十万人,大约四万户人家;农业方面,自太祖从海外带回高产的番薯之后,主要农作物除了一年两熟的水稻,便是种的它;经济作物则是茶叶;商业方面,小作坊式的手工经济颇为发达,如制酒、丝绸、棉纺、造纸、瓷器、印刷等。

章致拙这几日大致了解了状况后,便想着制定第一任计划及目标:

首先在古代生产力不高的情况下,增加人口是提高地区经济的唯一方法,第一个目标出现了,增加辖区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