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7章 另一支
又是几日颠簸,章致拙二人终于进了江浙地界。前头提到,章家有一支脉分到了江南,按照族谱记载,再对照辈分,如今当家的与章致拙祖父同辈。
章致拙拿着章则河给他的信,又询问了官府文书,初步确定了当初章家定居在杭州一个偏僻小山村。
下了船,又找行商买了两头驴,二人便背起行囊,冒着如丝细雨,往章家居住地泉浦村行去。
章致拙骑在青驴上,头戴竹篾编织的斗笠,身穿棕黑蓑衣,有些怏怏。顾彦汝倒心情舒畅,甚至拿出一支竹笛,时不时横在嘴边吹一段曲子。
“不仅就是丢了一袋子钱,多久的事儿了,怎还没放下呢?”顾彦汝受不了他那哀怨的样儿,开口安慰道。
“我可不是你,如此家大业大,被偷了十两还无动于衷。”章致拙简直想哭,冷冷的雨丝在他脸上胡乱地拍,“我好不容易才赚些碎银子,倒让那贼一把偷光了!简直岂有此理!”
章致拙越想越气,这可都是他辛辛苦苦一字一句出卖节操写小黄文赚来的。这十两平白无故没了,真是剐他的心头肉啊。
“如今,老师没寻到,还倒贴了十两银子,我亏大了。”章致拙心里委屈,如今读书全靠他自个儿单打独斗,感觉到了瓶颈期,得找高人指点几句。
谁知隐士是真隐士,学问是真有,对功名利禄也是真视之如粪土,人家压根不想收徒弟。章致拙碰了一鼻子灰已是很难过了,回程的路上还被贼人偷走了钱袋子,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顾彦汝瞧章致拙实在很难受的样子,便开口说道:“你若想拜师傅,我倒认识几个学问精深的老友,可去信替你问问。”
章致拙的双眼“噌”一下便亮了,又有些不好意思总是麻烦他,便委婉回绝了:“这不大好吧,你可是名士,到时你巴巴地去信,结果人家压根看不上我,反耽搁了你的名声。”
顾彦汝虽与家中关系不好,但人家好歹也是官宦子弟,章致拙自己只是个小商贩的儿子。若不是机缘巧合,阶级差距如此巨大的二人根本没有相交的机会。若总是扒着顾彦汝,在人家身上蹭吃蹭喝,也不是个事儿。
章致拙心中感叹,在现代,教育资源如此丰沛的情况下,好老师也难求;更何况是在上升通道几乎只有科举这一条道的古代,名师更是千金难求。
顾彦汝也不强求,朋友之间切忌口是心非和自作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