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致拙尚不知他将成为在京有房一族,自放案那日后,李珏便闷闷不乐。章致拙便陪他去茶馆里坐坐,顺便散散心。
“拙哥儿,我心里苦闷,自打我爹娘知晓我前两场都过了,只第三场没中,便死命压着我读书。”李珏捧着杯毛尖,怂眉搭脸,抑抑地说道,“说实在的,我最不耐烦读书了,那些个圣人言也无聊的很,哪比得上赚钱快活啊。”
章致拙也不知道如何说才好,若是在现代,似李珏那样的家庭,家里孩子喜欢经商,父母多半喜出望外,十分乐意让他继承家业,可在这封建帝国时期,就说不准了。虽然商人地位已较前朝提高了不少,子女都可正常参加科举,但比起考进士当官来说还是差远了。
“拙哥儿,我很羡慕你,你聪明,学什么都快,都不用怎么用功努力,玩玩就会了。”李珏继续说。
章致拙心道这你就误会了,哪有什么天才,那是你没看见我拼命的时候。李珏道:“我不一样,我要读好多遍才能记住,写诗也刻板,做文章也没条理,只算学还过得去。”
章致拙开口说道:“珏哥儿你别灰心呀,我也要背很多遍才能把经义记牢,大家都一样的脑子,只是学习方法和学习决心有差别罢了。”
李珏仰头一口气喝完了手中的茶,拿袖子一抹嘴巴,道:“真的吗?我不信。”
章致拙没好气地回道:“我框你作甚,神童啥的都是外人瞎传的,我好面子不去澄清罢了。”
李珏狐疑地看了看章致拙,只当他在安慰自己,道:“我知道,走科举对我来说是最好的路了。爹都决定好了,家里的生意交给大哥打理,我去读书也省得家里兄弟相争。可是我”李珏又倒了一杯茶,咕噜咕噜喝光了,硬是把茶喝出了杜康的气势。
章致拙劝道:“你前两场都过了,第三场里,算学你是没问题的,只时务策再下些功夫,明年再去考一次,总能把童生考过了。”
李珏一抹脸,点点头道:“嗯,明年我肯定要再下场一次,若一次过了,便接着读;若是没过,我便向我爹讨些银子外出做买卖去。”
“你自个儿能想通是最好的。”章致拙回道。
李珏沉默了半晌又开始嬉皮笑脸:“拙哥儿,不知道你姐姐喜欢什么,我想送她些东西。”
嗯?这小子还没死心?
这年头虽然男女大防已放开许多,那也是相互暧昧的年轻人之间,现下琳姐儿怕是李珏是谁都想不起了。
章致拙心里别扭,不想他早早就和琳姐儿联系,就算以后要成亲,也得订了亲再说,如今八字还没一撇,就如此急匆匆的,不妥。便只敷衍道:“等你能考中童生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