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

沈氏微笑:“自是不会忘了的。”

章则淮牵着儿子的手,拎着束脩六礼,穿过龙津桥,来到桥南街准备入私塾拜师。

这束脩六礼,乃是肉脯、红豆、莲子、红枣、桂圆、芹菜,分别代表谢师恩、宏图大展、苦心教学、早日高中、折桂归来、业精于勤。章则淮还备了四两银钱,算作一年的学费。

章致拙将要拜师的孟秀才年仅四十,少年意气风发,年轻时便连中童生秀才,随后却一落千丈,屡试不第,可见这秋闱乃是科举路上的分水岭,无数学子折戟于此。

孟秀才索性绝了继续科举的念头,安心租赁了一套宅子,教小儿启蒙为生,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这些年过去,孟秀才当初次次落榜的愤懑也慢慢散去,心境愈发平和,文章也被岁月从峥嵘毕露磨成坚韧内敛,若是再上场,榜上有名也未可知。

等父子二人到了私塾,孟秀才已在堂屋候着了。

他身形清瘦,身着镶黑边直裰,头上戴着藏蓝色方巾,面色黝黑,眉间两道竖痕,板正而威。

章则淮忙拉着儿子告罪来迟了,孟秀才摆摆手道:“无妨,是我习惯早来片刻。”又看向章致拙,“可识得字?”

“在家中随母亲认了几个字。”章致拙回答。孟秀才眉头一皱,到底没说什么,又问:“学了什么书?”

章致拙拱手回答:“学了三字经,少许千字文。”

孟秀才颔首,道:“背一段三字经,便从‘尔小生’开始吧。”

章致拙抑下略紧张的情绪,深呼吸一口便开始背书,口齿伶俐,声音响亮,通畅地背完全篇。

孟秀才捋了捋寸长的胡须,心里满意,面上却不显,又问:“‘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何解?”

“凡是教导刚启蒙小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解释明白,让小童明白懂得断句。”章致拙说完句意,又抬头一笑,“夫子,学生会用心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