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伸手想去拍小花的肩膀权当安慰,想起小花不喜欢别人的肢体触碰,适时又缩了回来,只说:“没事就好。”
被照料到的小花有些感动。
性格使然,她与别人向来不算太亲近,从不交心,但总是会有像陶怡这样的人,跳出来关心她,维护她。
也许人们总是对弱小的人抱有一种同情心理,以前在村子里,邻里见她们姐妹年龄尚小,举目无亲,处处帮扶。每次有什么扶贫的政策下来,村长总是会先想着她们,靠着拿到手的一点补贴维持了生计,省吃俭用下还能供两人上学。怕两个小女孩饿着,也会有人经常送去点吃的,两人可以说是吃百家饭长大。
刚来城里上学的时候,遇到的同学们表现出来的善意她也是到今天仍还记得,直到今天初高中班级每年的聚会她都会参加,虽然与大部分人都断了联系,但见了面还是和从前一样谈笑有度。
直到后面上了大学,步入社会,好像世界一夜之间长大了,所有人都开始学着适应成年人的法则,有竞争的地方总会被比较高下,周围出现了更多刺耳的声音,更严苛的人,即使她不争不抢也会被人讨厌,养成了她不显山露水的性格。
真诚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得,再遇到真正关心你的人,弥足珍贵。
因为常怀这感激,所以小花只记得经历中好的这一部分,好像对那些不入耳的声音都变得不在乎了。
也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她对这个世界一直保持着善意,所以看起来很好说话,不至于孤僻,通讯录里也总有几个经常联系的好友。
陶怡是个很好的朋友,也是个真诚的朋友。
姐姐总说她单纯,可真正单纯的人应该是陶怡这样,说话直白从不拐弯抹角,没有那么多心眼,想法也总是很简单,很容易便相信一个人,把什么情绪都写在了脸上。
与之相比她更加现实,没有那么多的天真,只是擅长把不单纯的一面藏起来罢了。
小花想了很多从前,手头整理桌面的动作都停了下来,胸中温暖却又夹杂着感慨,最后回神她朝陶怡笑笑:“谢谢你。”
陶怡愣了会儿才明白她在谢什么,不好意思挠挠头:“谢什么,都是姐妹。”
两人相视一笑,对于昨晚的事情只字未提,和谐的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陶怡知道她是不想再提。
其他同事没过多久凑上来关心了几句,不过几句就暴露了八卦的本质,传来了所知道的一手消息。
“听说一大早朱部长就被程总叫过去了,两人在会议室聊了好半天,出来时黑着脸,看起来可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