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嫂成天跟着你大哥,要不就在家里大声嚷嚷,说她一句,她就消停一会儿,过会又开始了,我都懒得说了,文杰这孩子,没想到成婚后竟是个耳根子软的,文杰媳妇向着她婆婆,文杰也维护他娘,娘更不能让你大嫂回老家待着。”
唐礼义皱着眉头,如今大哥就文杰一个儿子,这儿子向着娘,大哥也没法说大嫂,自己刚进院子时还听到大嫂在屋里咒骂着,这赶不了又说不听的,难怪爹娘犯愁。
唐礼义也没什么办法,日子总是要过的,安慰阿娘几句,最后叮嘱道:“娘,要是您想换个地方住,就跟儿子说,儿子来接您。”
老太太笑道:“好,娘知道了,我儿有出息了,也知道孝敬娘,娘这心就高兴。”
唐礼义有些羞愧,他好不容易来一趟,也没给爹娘带些吃的,不过他向来脸皮厚,扯了扯笑容,跟爹说一声,向家里走去。
刚走进自家院子,就听到女儿问道:“爹,您怎么了,爷爷那里有什么吗?”
“进屋说。”唐礼义看着女儿说道。
一家人坐在桌前,唐礼义看着家里人担忧的神情,叹了一口气说道:“是大嫂,自从大哥那件事,大嫂就变得神神叨叨地,每次大哥去酒楼,大嫂就跟在后面,他们两现在日日吵架,爹娘为这事老了不少。”
唐礼义这话说完,家里人都沉默了,唐书瑶她们小一辈的实属不知道该怎么说,等了片刻,马氏说道:“那娘没让大嫂回老家待几日吗?”
唐礼义摇摇头说道:“大嫂有文杰护着,娘也不敢让她回去,如今只能这样耗着。”
这个话题有些沉重,屋子里的气氛也不太好,对于唐礼义来说,虽然大哥做的不对,但他还是偏向大哥的,如今大哥唯一的儿子向着他娘,他这心里也有些不舒服。
对于马氏来说,这事就是大哥做的过分了,村子里因为穷,家家都是娶一个女人,只有镇上的大户人家才会有小妾,如今大哥倒是私下养了个寡妇,马氏心里对于大哥是厌烦的,哪个女人愿意自己孩他爹还有别人,只不过看着当家的脸色不好,便安慰几句。
翌日一早,唐礼义驾着马车送文昊去了县里念书,回来后又去了村长那里说了收菜这件事,李多福看着唐老三,当初分家时他还在想,这唐家三个兄弟,怕是只有唐老三要不行了,可没过几天就打了他的脸,居然做上生意了。
李多福对于唐老三的改变还是很欣慰的,虽然他看错唐老三,可这件事也是好事,起码唐老三日子过好了,如今听唐老三的来意,心里对他更是颇有好感,有了钱也不忘本,看来还是以前唐哥太溺爱孩子,才导致唐老三这么懒,如今分家,倒是让他撑起了一个家,李多福暗暗地点点头。
转念想到唐老三那个大儿子,长得俊俏还干净,又识过字,自家的大孙女过年就要15了,比对方大一岁,在他看来不算什么,李多福将这件事放在心底,笑着问道:“是在镇上开铺子?”
唐礼义认真回道:“这些日子赚的钱都用来租铺子,那小推车太小,铺子大,人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