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想着,她脸上的笑容便更加灿烂了。
“嘉阳?朕这里却是没有西洋油画的用具——不知寻常笔墨,你可用的惯?”承平帝略一点头,原则上已经同意了沈鹤行的提议,然后便看向了元少晴,等她点头。
“没问题!”元少晴本就有些跃跃欲试,闻言便一口答应了下来——只要画白描就好了,反正有手上的功夫在,她就没在怕的。
“拿文房四宝来!”承平帝带着笑意,吩咐左右。
承平帝对沈鹤行方才所言,传为佳话,流传后世的说法,也非常感兴趣——这种事情,只要是个皇帝,大概就不能免俗。
张公公素来善于揣摩上意,看出了承平帝此时是真的很有兴致,于是便格外卖力。他得了令,便连忙派出了自己手下两名小太监前去办事,然后笑的像朵菊花一样,殷勤地命人为元少晴抬上来了一台新的案几。
少倾,那两名小太监便分别捧着笔墨纸砚回来了,张公公伸手将东西从他们手中接过,然后便小心地摆在了案几之上,并转头对着元少晴笑道:
“郡主,这文房四宝可都是陛下私库里的收藏。”
元少晴闻言,双眼发亮,立时便跑到了案几前,兴致勃勃地查看起来。
“不错不错,笔墨纸砚,无一不是上上之选——皇伯伯的东西,自是好的。”
元少晴点了点头,说道。这些东西,比之她以前在流彩斋买来画本子用的文房四宝,真是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不过——”元少晴突然眼珠一转,仿佛想到了一个绝世好点子,笑的极甜,“若要传为一段佳话——仅仅只是我在这里画上一幅画,那是远远不够的。”
“哦?愿闻其详。”承平帝见元少晴态度如此积极,他自己也很感兴趣,于是很配合地问道。
“唐开元年间,诗仙李白曾由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写下清平调三首,流传至今,是为逸事——”
元少晴不直接回答,反而是一反常态地讲起了典故。
“不要卖弄你那点学识——在座的诸位大人,哪个不比你读书多?”瑞王见她居然乐呵呵地讲古卖关子,于是忍不住插嘴笑骂道。
“——嘉阳虽才华有限,却也心向往之,有意效仿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