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公主也拉着陶灼往偏殿里去午休。
下午申时中,陶灼出宫,在半路上遇到也要出宫的晋王。不过陶灼知道他是特意等着自己一起,正好她有话问他。
“上次我跟姐姐们逛街,看到有人拿假的银票去兑换,被送到官府了,”陶灼还记得假银票事,正好这事也不怕人听到,“这些人胆子也太大了,银票也敢造假。”
祁晔道:“最近是有几拨这种事,我现在也在处理这桩事,”银票流通本就是他向景隆帝提出,只是后来发行是综合了几部的建议,妥善设置才颁布,他自然要监察执行。
“银票上没有防伪吗?”陶灼记得当初他说过必须严设防伪,朝中还要一起编制出防伪标号密押等,“银票的材质不是特定,怎么还被人仿了?”
“这次是钞纸院内出了贼子,将材料偷了出去,”祁晔简单地解释下,“不过,因为流程很多,所以,造假的人没想到密押会替换。如今已经在刑法上规定造假者必将严加惩治,想必这种事会极少发生了。”
这个惩治十分严重,一旦发现有人造假,株九族,且钞纸上明确印有“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字样,以之警示。
“这是越来越完善了,”陶灼看着身边年轻的王爷,“晔哥厉害。”
祁晔却轻声道:“不过是拾人牙慧。”
“但有意国家,就是好的,”陶灼觉得没必要这样自否,毕竟一个新事物的流通从开始到盛行期间也需要很多的努力,而祁晔他提出这个建议,并督促实行,便是成功。
因为两人关系便是再好,也不好同乘一个马车,陶灼还有些话想问问祁晔,两人出宫门一个骑马一个坐马车,往东市最外缘的街道去。
进了街道,陶灼看到有沿街叫卖冬瓜糖的,就下马车买了一些,而后跟晋王边走边逛着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