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页

朱永兴给皇帝来了亲笔信,交代了这几日的种种,他虽言语里已保持了克制,但还是让皇帝心疼到不行。

虞博鸿请示,是先护送太子回京,还是他亲自带着太子?

皇帝一番思考。

太子此行窝囊,没能斩获威望,还差点把自己搭了进去。虽然他全力掩盖,朝中上下并不知晓这事。但军中却遮掩不住。用不了多久,想来这事还是纸包不住火。太子此行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无能形象怕更得深入人心。

按理,确实该让太子跟着虞博鸿,消除在军中的不利影响。

但……

皇帝一想到前两日的煎熬,想到病倒的太孙,便是一阵后怕。

为保稳妥,还是先弄回来吧。

威望什么的,以后再说。

于是皇帝去了信,命虞博鸿先派人护送太子回京。虞博鸿继续留在燕安,先好好震撼鞑子,无论战局如何,都下月返回。皇帝虽对虞博鸿没有怀疑,但他还是不希望,自己的重臣在其亲家土地上多做停留,多得威望……所以既然太子已找回,那大军找个由头也能回来了。

……

第615章 是谁的合谋

大概是怕喝酒误事,皇帝几乎是在宴席一开始,便迅速借太子作由,引入主题。

“太子在燕安表现不俗,不畏生死,无惧艰苦,带兵浴血奋战,连赢几仗,叫人刮目相看。可惜太子前几日在一次突击之中负了伤,需要疗养……”

皇帝迅速给太子回京找好了说辞,并强加了荣誉。

众人闻之,纷纷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