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附近的农家乐并不少,别的村子交通便利,环境也差不多了太多,人家游客为了方便,也就一打方向盘,去了其他地方。
三家凹就被绕过了,没有特色产业,单靠种地根本不能发家,年轻人继续外出打工,村子里只留了一些老弱妇孺。
这种情况,在周瑶回到老家后,彻底改变了。
她在很多乡亲不理解、看热闹的目光中,不顾父母亲戚的反对、劝说,坚持承包了一个山头。
缴了几十万的承包费,差点儿惊掉了满村人的下巴。
当时大家只顾着议论纷纷了,却忘了去想:周瑶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小姑娘,如何弄来这么多的钱?
别说她父母给的。
三家凹虽然不是重男轻女的重灾区,可到底是农村,而在农村,大多数人的骨子里都有些重男轻女。
周瑶下面也有个弟弟。
周家可以供周瑶读书,还给钱让她上大学,但并不意味着,将来会给这个闺女分家产。
周家的家产(哪怕不是很多),也是默认留给周小弟的。
这个想法,不只是周家、乃至三家凹的人都认同,就是周瑶本人也没有什么异议。
所以,相继供养了两个大学生的周家,别说拿不出几十万块钱了,就是真的有,他们也会存着给儿子买房子、娶媳妇。
可偏偏就这样的人家,就周瑶这样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硬是掏出了几十万块的承包费。
还有后续买树苗、雇人种树等等的费用,杂七杂八加起来,足有上百万。
很多村民当时没注意,可一直跟周瑶不对付的安小妮却记在了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