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中,皇帝终于开口,道,“太子,今日为何不再辩解。”
太子沉吟片刻,跪在地上,肃然道,“三弟做出这副不死不休的模样,想来轻易不会善罢甘休,若是叫他再追查下去,恐怕有损
父皇您的威名,儿臣岂能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言辞恳切,又道,“何况当年之事,也怪儿臣没有及时劝谏于您,父皇的过错,就是儿臣的过错,儿臣也无从反驳三弟的言
辞。”
皇帝知道,不管事情到底如何,太子的情,他要承。
皇帝询问道,“起来吧,是你让东宫的人,把事情揽在了你那边?”
“?是,”太子叹道,“三弟本来也是谨慎的人,儿臣本以为,他查到儿臣头上,事关皇族声誉,三弟会来找儿臣商议,将事情掩
盖过去,顾全大局,只是儿臣万万没想到,三弟会用此事,来逼迫儿臣认罪,半点不顾皇族声誉,事已至此,还请父皇帮儿臣
一把。”
太子一口一个顾全大局,皇族声誉,绝口不提这件事情的罪魁祸首就是皇帝和现在的嘉嫔。
“太子啊,在你看来?,那几千条人命,比不过皇族声誉?”皇帝问道。
太子神情严肃,道,“父皇,在二臣看来,两件事情,并不能相提并论,若是累及皇族声誉,叫天下百姓看了皇族的笑话,百姓
恐怕要怀疑咱们周氏皇族,?如此,必定动摇大夏根基,三弟一心查案,并无错处,可是到底年轻了些,不知道什么叫轻重缓
急。”
这话无情了些,但是皇帝要听的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