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将行 江海杨舟 1012 字 2022-10-14

于是当即压低了声音道:“皇上想要夺回燕州的决心已经定下,虽然为了你说的水利工程同意议和,但,也不过是为了让你先交出方法,若是……蒋行之被押送来梁国……即便今日就送国书过去,等他到上京也是二十多天,甚至一个月后了,而这段时间,水利工程应该已经启动,若没有什么大问题的话,后面即便你不在,也能继续施工,若是……蒋行之在梁国闹出什么事情来,则正好给了皇上开战的理由。”

杨昭说得隐晦,可他下午的时候却是入过宫的,又是梁国的重臣。

顾林一听,便知道这些话里面糅杂了不少梁帝的心思,也是在暗示她,最好在梁帝问及此事时,设法劝说梁帝拒绝晋帝的好意,干脆别让蒋行之来梁国。

因为当初顾林让他加急送信去梁国的时候,就提及了大致会在梁国待上两个月的事情,并保证会前期会亲自监工。

毕竟所有人都知道,水利工程并非直接给一张图纸就够,还需要懂得此术的人亲自前往勘测,否则,即便有了图纸也是无用,若顾林不这样保证,杨昭也不敢直接就做主带着顾林回国,梁帝收到国书后,也未必会同意议和。

梁国干旱严重,冬季,又容易出现大雪,本地产出的作物一向不多,这些年来之所以能与晋国抗衡,正是因为晋国南方的水灾也严重,作物同样受到影响,而且,他们手中尚有一些从后周故土夺来的余粮。

可这些余粮,又能撑多久呢?

顾林此前在晋帝面前的推测,实在是说进了梁帝心坎里,如果他不答应议和,得不到水利工程,那么,一两年之后,晋国的国力就会超过梁国。

所以这个节骨眼上,不论顾林提出什么要求,想来梁帝都是会答应的。

而送蒋行之过来的国书却只有一份,这一次梁帝拒绝的晋帝,晋帝回头将蒋行之斩杀,自然也就了绝了后患。

只是,顾林听完杨昭所言,却忍不住调侃道:“若梁帝知道手下的悍将竟然也是主和的,不知心头会如何作想。”

“沙场男儿,的确不畏生死,但,我们打下来的土地,守护的江山,也得需要有意义才行,若百姓都生存不下去了,我们抛头颅洒热血又有什么意义?国不成国,家不成家……”

杨昭冷硬的脸上难得露出几分唏嘘。

顾林恍然间明白,正因为他心中有这份唏嘘,在战场上,才会那样不遗余力,拼死相搏。

否则若他们倒下……那将会有更多的家庭面临生离死别,国家也需要更多的粮食来充当军饷……

一时间,气氛又变得沉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