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出具体原因的皇帝:
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小太子眼睛亮亮看着荣王,催促意味十分明显。
荣王:你一个三岁小不点,和宣朗清扬有什么好玩的!?
等到小太子五岁生辰的时候,当初的六成份子已经从一百万两成功增加了一倍,皇帝稍稍打听,便是宣朗又弄出了一个专门卖胭脂水粉的铺子。据说里面的胭脂,都是荣王妃婆媳两捣鼓出来的。至于有没有效果,荣王妃带着世子妃出门转悠了一圈,已近五旬的荣王妃半点不显老态,传说中以泪洗面的世子妃更是精神焕发时光仿佛特别眷顾两人,和荣王妃一辈的老人,为儿孙操心,抓着家中大权,摆着老封君的威严,面前越发显老。而这两年好不容易自觉胜过世子妃的女子,膝下不缺子嗣,但身形却不再纤细,眼中也没了为少女时的纯净天真,为儿子争,为自己争,后宅的生活把本该明媚的女子变成了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模样!
见着婆媳两亲亲热热挽在一起,有人不屑一顾,在外头装的和善,回了府里头不定怎么样呢?但更多的人却是注意到了荣王妃真正把世子妃当做女儿疼的行为,世子妃似乎是看中了一根发簪,看样式应是为世子挑选的,荣王妃只是瞥了一眼,便拉着世子妃去了女子的首饰那头,仔细同掌柜的说给世子妃挑个最时兴的,还拿着耳饰在世子妃耳朵上比划,满意的点了点头,没漏下成套首饰的任何一件,均是瞧着适合世子妃,再同掌柜的说包起来。
这哪是婆婆啊?
比之母亲也不差了!
没听过荣王妃脾气和善,待儿媳如亲女啊?若是早知道哪怕宣世子如何不着调,她们也是愿意嫁与他的。如今宣世子早已不是提起便使人摇头的世子爷,他身上虽无官职,但每年运去边关的一车车银子,足以让无数人改变对他的印象。况且世子妃五年未曾传出孕事,世子仍是痴心不改,一心一意守着世子妃过日子,早已是京都贵女最心仪的夫君人选。
连贺炎宇都说如今去花楼,姑娘们总是说着便提到宣世子,缠着要他讲宣世子过往的英勇事迹。贺炎宇当场一口茶水喷出来,宣世子?英勇事迹?这是在闹什么呢?要贺炎宇说,哪怕如今宣朗莫名的炙手可热,但是他还是不怕得罪各位贵女的说句实话,若是遇着不是世子妃,怕是宣世子还想着遍游天下!
收心?
那是不可能的!
他和子楚是最为了解宣朗的人,他们从没想过宣朗的娘子会是如何模样?宣朗未曾成婚前,他们也曾打趣世子爷,京都的贵女看不上他游手好闲,而世子爷也不喜任何一位贵女,宣朗这辈子怕是孤独终老的命!宣朗听后并不生气,反而颇为赞同,彼时的他不愿为任何一人改变,他就是不务正业,爱好奇特,没有男子该有的上进心。况且他身份显赫,当今圣上唯一的侄儿,荣王唯一的嫡子,只有他挑别人的份,哪轮得到别人挑他?
宣朗虽然随和,但心中的傲气不比任何人少。
宣朗也没把和姜家小姐的亲事当真,可没想到,就是这样一桩长辈定下的婚事,让他占便宜得了一个哪哪都好的娘子!
是的,占便宜,宣朗始终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