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帝国有组织的对外掠夺,屠戮外夷

明朝大祸害 庭外有棠 1266 字 2022-10-13

而这些粮食运回国内后,进一步充实了大明在通州等地的粮仓,以及在九边用作军事用途的粮仓,还有各省用作平抑物价与赈灾的常平仓。

除此之外,大明朝廷还因为有大量粮食流入,新增了许多专门用于营造大型工程和大规模灾难救济的粮仓。

陕西此时就新增了几个由户部直接管理的大粮仓,从而使得因为大旱产生的新流民不会饿死。

没办法,这一历史时期的陕西干旱的确很严重。

一般而言,干旱两年就算是大灾,两年以上很是罕见。

但偏偏这一时期的大明就遇上了个五年大旱!

而且按照历史发展,在这以后还会有河南的蝗灾,以及黄淮地区的大规模水灾以及江南地区的大规模饥荒,和华北地区的大规模鼠疫,接踵而至。

所以,历史上的崇祯还是挺难的。

因为据考证,历史上崇祯做皇帝期间,几乎年年有大灾。

故而在灾难史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崇祯深渊”。

话转回来。

所以,这一时期的陕西不大规模爆发农民起义是不可能的,以及后面不出现数十万流民从贼,也不可能。

另外,这一时期的大明要想自己内部解决民生问题也不可能,就算你铁血改革,分田分地,但人家老天爷不配合,让你粮食大减产,你也没法解决大多数人的吃饭问题。

哪怕天启也跟崇祯一样把自己这个皇帝用菜份额减到只有五份菜,然后逼着其他贵族也跟着节俭也不行。

好在这一世,大明在张贵影响下,改变国策,打破儒家道德约束,把天灾人祸导致的压力向外转移。

把南洋的粮食资源大量运河国内,再加上国内经过内部改革,行政效率和吏治清廉度也都提高不少,所以,就没有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出现。

只是统治阶层内部的矛盾还是存在的。

作为一个农耕文明帝国,当这个国家的大多数统治者都是封建地主的时候,他从骨子里还是反对对外转移矛盾的。

因为这会损害他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