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的想法是没必要爆出去,不管是大报小报,大v小v,上上下下拿钱疏通,态度摆到位,赔偿给到位,事情就过去了。
至于那个逆子,都想弄死亲老子了,管他去死。
方立安不太喜欢这种处理办法,虽然她知道这是一个可行性极高的方案,而且可以将舆论伤害减小到最低,但同样,这个办法存在极大的隐患。
这时候处理的多完美,未来的反噬就会有多凶猛。
宋氏的竞争对手不可少,将来若是在关键时刻被人捉了痛脚,落井下石,雪上加霜,后悔可就晚了。
舆论这种东西,堵不如疏。
更何况,她和宋时本就是受害者,宋书年一个成年人,既没有宋氏的股份,又没有在宋氏担任任何职务,宋氏完全不必对他的个人行为负责。
不过,到时候,方立安作为他的姐姐、宋时的女儿、事件的中心人物,还是要为他的行为在公众面前道歉。
尤其是宋时,网民们会抨击他教子无方,生而不教,害人害己。
唯一的好处是,这种舆论是可引导的。
时代在发展,亲子关系的松弛度、紧密度不断地变化着。不同的人,看法不一,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
当然,在一部分有心人的引导下,很有可能会发酵出各种豪门秘辛,但这都不是事。
最初,宋氏是宋文善的宋。
后来,宋氏成了宋时的宋。
现在,宋氏是她宋书玉的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