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氏得了里正的准信,精神一下子振奋起来,除了照顾李二牛,也会做点别的事情。
春耕期间,跟方立安一起下地干活,大概是想赶紧把地里的活计了了,好带李二牛去府城。
方立安对她真是佩服的紧,前头三十年,去县城的次数屈指可数,只听她提那么一嘴,就真的敢往府城去。
是爱情的力量?还是亲情的力量?再或者是《女则》、《女戒》成功洗脑的力量?
反正不管是哪一种,方立安都在李章氏身上看到了无所畏惧的韧性。只是,这种韧性如果不是为了李二牛就好了。
李家人口少,地也少,当年分家,李家老两口虽不待见李二牛,但也没有太过偏心,分了老二家二亩良田,田里的出息将将够一家子嚼用。
方立安和李章氏把地犁了,种上,总共也就花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这之后,送李二牛去府城治病的事终于提上日程。
老李家和老章家听说后,齐齐赶来,轮番上阵,劝李章氏不要冲动,三思而后行。
李老头和李老太的态度对于李二牛这个亲儿子来说,虽难免有些残忍,却也在情理之中。
乡下人生病,去县城看大夫已经是顶了天了。
治得好,是幸;治不好,是命。
府城?
那是什么地方?
方圆几十里,只有读书人科考才会去。
人家秀才公是奔着当举人老爷去的,你一个地里刨食的专程跑去看大夫,呵,多大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