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页

嘉年 左篱 1441 字 2022-10-13

“是否是急事,先生比在下清楚。”领头的年轻人的话别有深意,

“是否真的想救关云长,先生也比在下清楚。”

虽然眼前的年轻人同样挂着清浅的笑容,给人的感觉却与诸葛亮千差万别。但凡阅历多一些的人,便能察觉到笑容之下埋藏的冷漠。琥珀色的眼瞳中是埋藏起的桀骜,森森如剑,酷似蛰伏于暗处等待时机的苍狼。

果真是个麻烦的人。

庞统内心警觉,面上神色却未变,独露出的一只眼睛依旧冷如幽烛,与年轻人针锋相对:“你既知道我是谁,却不自报家门,太失礼数。”

“不报姓名,是因为在下是谁,本无关大雅。现在,先生只需要在这里与在下呆上片刻,等那边关羽丧命的消息传来,在下立刻离开,绝不为难先生。这样,先生过后可以将责任推给在下,在下也可以完成他交付的任务,这笔买卖,你我皆是赢家。”年轻人顿了顿,又道,“其实在下认为将先生杀了利益才是最大,但他说还不是时候,所以在下的确无意于先生的性命。当然,倘若先生不肯答应,那在下也就有理由给他添乱了。

说实话,我倒是挺期待的。”

他?

庞统很敏感的察觉到了人话语中语焉不详指代的那个人,但他知道即便问了,眼前人也不会回答他。现在,眼前人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就是将他拖在这里,让他无法去见周瑜,以此保证关羽必死无疑。

平心而论,关羽的生死他的确不放在心上,甚至因为刘玄德这两兄弟对诸葛亮不算和善的态度,关羽之死他亦是乐见其成。肯来趟这个浑水,一是因为他答应了孔明,二是因为他直觉般的意识到,关羽之死,并非结束,而是开始,设局之人的心思,让他十分好奇。

而三,则是他想看一看,倘若关羽真的死了,刘玄德会怎么做。是不顾一切为兄弟报仇,还是顾全大局暂时隐忍,若是刘玄德选择后者,

孔明的付出倒还有些意义。

但若连同生共死的兄弟之死也能隐忍的人,还堪称仁义吗?

世事人情,因缘取舍,着实有趣。

“对了,他还有一句话请在下转告庞先生:‘既然放心不下,何不留在玄德公军中?即使看不上刘备,也可为孔明分担一二。’”

那一日,他当真十分配合的与那个年轻人留在那里,直到一骑身穿江东服制的士兵将关羽的死讯送来。倒是那个年轻人最后满眼惋惜,或许真的如此人先前所说,是因为失去了给“他”名正言顺添麻烦的机会。而等他再去找诸葛亮时,也没有拿这件事当作借口,诸葛亮也意料之中的并没有多说什么。在刘备面前,诸葛亮跪地请罪时,更是片言未提他的事。

他站在一旁,看到刘备眼中还噙着泪,却已慌忙蹲下身将孔明扶起。在张飞暴怒的冲进帐张嘴要对孔明开骂时,刘备竟先他一步挡在孔明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