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当真不担心?”
“亮眼中的周公瑾,是世间难得的君子。故亮相信若亮以拳拳之心待公瑾,公瑾必将以君子之行回以亮。”
轻摇着羽扇,诸葛亮双目满含真诚。但周瑜分明已看到这貌似正气儒雅的人身后,摇着的那根狐狸尾巴。
分明是吃准了大敌当前,自己不能让刘备轻易被曹军击败。他却偏偏要左顾而言他,将一切推给那虚无飘渺的交情。须知,乱世之中,阵营敌对的二人,就算再互相欣赏,也当不成朋友。
然诸葛亮这么说,即便是佯装亲近,也的确说的让周瑜觉得悦耳。二人对案落座,赵云则站在诸葛亮身后,沉默而忠诚的继续履行着保护他的先生的职责。
“说起来,上次相见时向公瑾讨求的琴谱,亮已习得了大半。”轻抿一口士兵端上的茶,诸葛亮四下望了望,没见到周瑜那把举世无双的绿绮琴,不禁有些遗憾,“可惜公瑾领兵在外,未随身带有绿绮,否则亮就可以再向公瑾讨教一二了。纵然仍是不得要领,曲有误,周郎顾,能得公瑾回眸蹙眉一二,也是雅趣。”
周瑜目光暗暗低垂。在多年前,即便是在外征伐,他也会不嫌麻烦带着那把绿绮。因为那时,总有人分明听不懂他的弦中之意,偏偏还要缠着他让他抚琴。
早已习惯被裹挟入回忆的漩涡,周瑜回过神,并无心思再与诸葛亮这样左顾而言他下去,“孔明,你此来究竟所为何事?不妨直言。”
“公瑾何时也变成了急性子。”诸葛亮轻笑一声,转身向赵云伸出手。赵云突然被诸葛亮望住双眸,面色一红,半响才反应过来,从贴身小囊中拿出一个精巧的木盒递给诸葛亮。
诸葛亮将木盒放到案上,打开,丁香花馥郁之气氤氲于帐中,“前几日,亮收到了一封来自南阳的信与五斤鸡舍香。除了留下的这一盒,其余的鸡舍香亮已卖给了走南闯北的香料商贩换成了粮草和兵器。至于这封信……信的落款,公瑾猜是何人?”
“曹孟德。”不必思索,周瑜已确定了答案,甚至瞬间已想到了曹操如此做的目的,“但这种挑拨离间的方式,未免太过幼稚了。”
诸葛亮颔首,他与周瑜一样未将这幼稚的挑拨离间的手法放在心上。
只要,这鸡舍香的确只是为了挑拨离间。
“公瑾说得没错,仅仅是以五斤鸡舍香来挑拨刘将军与江东的关系,的确太过天真。以曹孟德的智谋,不会不知道有曹军威胁在北,即便刘将军与江东过去有再多恩怨,也会先联手抗曹,再图谋荆州。所以,亮以为,除此之外,曹孟德应当会有其他的打算,故亮才会亲自来到岳阳,与公瑾商议。”
“曹孟德当有其他图谋,你我心知肚明。但若只是因为此事,孔明本可以仅着人给瑜送信一封提醒瑜警惕曹操挑拨离间就是,无需亲跑这一趟。”周瑜缓缓道,将诸葛亮的话信一半,留一半,“孔明若将瑜视为朋友,便不要说仅是想来此会见故人。瑜不相信,卧龙之才,会在大敌当前时,做此无用之功。”
“公瑾果然了解亮的心思,亮还未诉想念之情,公瑾就先替亮说了。不过除此之外,亮却也为他事。”仍旧不紧不缓摇着羽扇,诸葛亮戏谑玩笑了句,这才终于认真了神色,“亮此来,其实是因为……”
“报!”突然,一个士卒冲进帐中,打断了诸葛亮的话。他单膝跪地抱拳,声音急切,“禀报大都督,二十里外发现大队人马,探马回报……”他抬头看了一眼坐在周瑜对面的诸葛亮,犹豫了下,在看到周瑜微不可察的点头后,才继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