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没耐心等郭嘉的话说完,直接封住了郭嘉的唇。反正此时此地,独他二人茕茕于此,他来讨回一年前的郭嘉欠下的风流债,理所应当。
曹操平生,好江山,好醇酒。
而天下独一无二的绝品佳醇,正在他怀中。
真是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第96章 第96章 第9 6章
郭嘉素来有个好习惯。
但凡饮酒,尚留有三分清明之时就开始装醉,而后借机把与自己饮酒的另一方灌个真醉,以防别人从自己嘴里套出些什么真话。
然而昨日,不知是因为近一年滴酒未沾,还是这河北的美酒与众不同,本无心喝醉且对自己酒量十分有信心的郭嘉,没拼一会儿酒就生了醉意。还以自己昔日酒量为标尺的郭嘉第一反应就把这当作了自己的错觉,而验证这是错觉的最好方法就是继续痛饮来证明自己未醉。如此这般,到最后被郭嘉拉来的贾诩和高览一脸诧异的清醒的看着郭嘉一个人喝倒了一片,然后被曹操直接用武力剥夺了继续拼酒的资格,强行送回了帐子。
郭嘉还有一个好习惯。
但凡醉酒,假醉自是不论,纵然是真醉,第二日醒来也会将酒醉之时自己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语记的清清楚楚,乃至于每时每刻之细节都分毫不拉。
于是,第二天醒来的郭嘉,揉着宿醉发痛的头,仰面朝上逐渐回想起昨天晚上的事情后,内心只剩下了八个字:假酒误人,袁绍智障。
袁绍这枪中的极为无辜,然而郭嘉认定了一条无可辩驳的逻辑:袁绍是袁军之主帅,却放任军中有酒,破坏军纪;倘若袁营无酒,则昨夜大宴便不会有酒助兴;大宴无酒助兴,则他必不会喝醉;他既不会喝醉,就断不会和曹操说那些话……总而言之,归根到底,袁绍显然就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反正他不会承认是自己放浪形骸过了头的责任,更不会觉得曹操会做错什么事。
在心里狠狠地诅咒袁绍命不久矣时,一丝思绪突然闪过郭嘉的脑海。他猛得坐起身,随意整了整仪容,就快步走出帐子往曹丕住的军帐而去。
都怪这破酒,让他连正事都忘了!
此时已过隅中,曹丕自不会还留在自己的帐子里,所以郭嘉不得不又问了营中士卒,方才找到正随军吏清点整理剩余辎重粮草的曹丕。二人到僻静之处,待郭嘉问完,曹丕一愣,回答的话却与郭嘉所问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