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

这也是合情合理的要求。秦彦表示同意。

“第三……”张女士顿了片刻,眼皮盖下去,露出病人特有的那种仿佛皴皱的纸一样的倦怠——秦彦的心悬起来,几乎要按急救铃叫医生,才听到她用细弱的声音,一字一顿很坚决地说,“不许让它跟着我陪葬。洗掉它的记忆。帮它找一个新的……更好的爱人。”

“啊?”这一下,秦彦不明白了。

作者有话说:

秦彦人呢是很好啦……于是o419醒来的时候,就发现家里多了一个很帅的仿生人=v=||||

第16章 流水线与原型机

在秦彦的认知中,使用仿生人的主人大体上能分为两种。

一种是和荀若卿持相同观点的普通使用者。他们遵照法律,把仿生人当成家用电器,并没有投入过多的感情,便也不会觉得自己的仿生人有什么特殊。

更换新型号的仿生人;把用旧了的仿生人送到回收机构、丢弃或是拆解作为零件出售;于他们都是很正常的事——不能随意丢弃只是因为会污染环境,在很多地方违法;而一般没有人拆解,则是因为拆解工作需要很多专业知识,普通人无法在家独立完成。

总之,仿生人是“物品”。

它们得到的是和物品相同的待遇:有用的时候被使用,没用的时候被废弃回收。

另外一种,则是像林小姐那样,把仿生人当成感情投射——有的当成家长,有的当成孩子,更多的,则是当成了恋人甚至配偶。

投入了情感,自然就要求回报。

这部分人对于仿生人的要求较高,仿生人的各种各样的表情包、附加的语言系统和性格设定之类的,都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开发的。

尽管法律上并不认可这样的仿生人使用方式,但这方面的市场很大,消费能力强,在资本的不断努力下,也就维持了不承认、不否定、不打扰其他人类生活就不追究的灰色原则。

正是这样的主人,让仿生人有了“生”与“死”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