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栖皇 来风至 1963 字 2022-10-07

高台之上,墙后是耀眼的金色龙雕,象征天子地位的九龙盘旋,仿佛要扶摇直上飞入九霄。谢 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就让人挪不开视线。

太监宣朝,众臣行礼。太后简单地与众人寒暄几句,又解释了谢青山近些日子因身体抱恙需远离朝堂静养。

紧接着便是乏味至极的汇报事宜 与往常每一个早朝并无不同。

秦庭始终饶有兴趣地盯着谢 看,每每将要被发现之时,又做作地收回视线,将目光落在前面侃侃而谈的老臣的后脑勺上。

如此反复之后,倒真有一次让谢 逮了个正着。两人隔着黑压压的人影遥遥一望,一个似笑非笑,一个无语凝噎。

无论看多少次,秦庭都会觉得这双如碧浪秋水的眼格外灵气动人。

他神游数次,有一回不留神差点踩中前面同僚的后脚跟,自然是没听朝堂上议论的内容。

直到有人一句惊雷般的惊怒之声在紫鸾殿上劈下。

“荒唐!如何能在此时修运河?!”

第40章 童言无忌

修运河一事由王骐提出,当即遭到李缙等党羽的反对。

但出声反对的自然不会是李缙本人,堂堂二品京官,在紫鸾殿上失态,有失官仪 是站在秦庭前方,那位险些被他踩了脚后跟的倒霉朝臣卫大人。

他已年逾半百,自当固守老旧,不用李缙发话便兀自站出来反驳:“运河动工必劳民伤财,轻则土地无人耕植,重则赋税劳役摧毁生计,请娘娘三思!”

王骐:“我还未多说呢,你已将运河弊端的一二三四倒豆子似的列举出来,大人真是深思熟虑,令人佩服。”

谏言的卫大人在御史台办事,虽为御史大夫叶文栩的同僚,却早已沦为李党一员,成为了李缙的嘴。他官不微言亦不轻,却惯会与人吵架,当即反唇相讥。

“王将军想要开凿运河,难道不是抱有私欲?”

运河,便是将山长路远的南北或东西两地以河流贯通。所谓轻舟已过万重山,这舟载的不仅是人,亦能是粮草、兵马、万两黄金。前有王骐意欲攻打高句丽,被李缙驳回后,又曲线救国,想要开凿运河。

谁不知你开凿运河就是为了更方便攻打高句丽?

在世家沆瀣一气之际,王骐想要迈出这一步无异于登上青天。

卫大人气极,一面在心底暗骂王骐,一面回首去看自己为之效命的李缙。只见李缙不动如山,脑袋上依旧挂着那副老气横秋的面孔,直到太后唤他,他才出列。

“李卿认为如何?”

“臣以为并无不可。”

李缙此话一出,四下俱惊。他面不改色,再发一言。

“古往今来亦有开凿运河的先例,何为劳民伤财?不过是君上无能罢了,臣相信我大周能够借此机会福济后世。”

李缙竟然松口了?!

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王骐虽远在西南,但若只要一回汴梁,便能与他的死对头李缙掐个天昏地暗。昨日朝堂上的争执历历在目,王骐刚说完想要攻打高句丽的意图,就被李缙喷了个狗血淋头。

若不是官员们劝解的劝解,拉架的拉架,约莫两人已经当场打起来了。

却见李缙话音一转:“不过到底兹事体大,不知陛下打算如何作为?”

原来如此!

有些脑筋灵活的朝臣回过味来 李缙还是没有放弃推立太子,从太后手中分权一事。开凿运河,已属元初开年来工程最大的盛事,不管是民还是官,都需要一颗定心丸,而太后做不成那颗。

即便她如今的功绩,已足以着墨于青史之上。

夫为天,妻为地。在世俗眼里,太后撑不起那片天。

谢青山的身体亦支撑不起 唯有太子,唯有立太子,才有开凿运河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