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句话,她就从一个普通的良民成为了有品级的御妇,以后在镇上她能横着走。
这都是托了菊花三弄的福,离她和离后顺利去湖州定居多了一重保障。
陈院判喜形不露于色,这个曾孙能够有今天的造化,的确是陈家有幸。
新帝上位必将提拔新人,广施恩泽与旧人,陈飞蓬新旧都占,只要他有真才实学,十年之内五品上奉之位不难,陈家有望。
皇帝精力跟不上,说几句话就昏昏欲睡,他们一炷香的时间都没待到就跪安回家了。
陈飞蓬第二日便随爷爷上任,日夜在太医院轮值。
祝婉一个人在陈家发霉,陈家几个年轻媳妇和待嫁的小姐都受命来陪她解闷。
男人出去上班,女人持家忙家头事务。闺中待嫁的就比较清闲,聚在一起,绣手帕,打络子,或是打牌做些吃食。
陈家拿出菊花三弄公子的分红给他们在京城好地段置了房产,三进的院子,还贴了不少钱装修置办,等搞的差不多才派人接祝家人过来,因为陈飞蓬的工作,只有委屈亲家在京城办喜事。
祝家父母云里雾里,女儿才回来一天就又和陈少爷跑了,听说陈家把婚书拿到衙门备案,这两孩子是又和好了?那张公子怎么办?是不是很伤心?
祝母看到张公子强颜欢笑的样子,心里就埋怨自家女儿。早早选定就不会拖得张公子受情伤。肉伤痛过愈合就不通了,情伤以后想起都会痛。
祝家不是这样不讲脸,玩弄感情的人家,也可怎么办才好?只叹自己没有多生个女儿赔给张家公子。
祝家父母和两个哥哥都觉得对不起张公子,凑在一起想办法弥补婉儿的过失,最后决定京城的成衣铺子不要了,赔给张公子。
所有这些祝婉想都没想过,也猜不到她娘家人在脑补些什么。
等祝家人来京见面以后,她才知道家人对自己的意见有多大,总结:善良的人宁可自己吃亏也怕亏欠了别人。某些人则相反,比如顾家和卢家,还在不依不饶的找茬,要祝家三兄弟赔钱。
祝婉跟他们解释半天都说不清楚,祝家人认死理,铺子说不要就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