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对支援农村建设的知青欢迎的不得了。家家户户都把自家的好东西分给他们。
朴素的庄稼人一想到,有文化的知识分子,离开了城市的安逸,到基层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建设新家园,心里就火热的不得了。
原主也一样,听妈妈的话把家里的鸡蛋当礼物送给知青们。却被董建业看中她家出手大方,以后总是单独约她,图个水煮蛋吃。
今晚董建业向原主表白后,原主激动的半天回不了神。董建业趁机又亲又摸,紧紧的抱着她甜言蜜语占尽便宜。
关键时刻,原主清醒过来,又紧张又害怕,挣扎中被扯掉了两颗扣子,露出了歪斜松垮的肚兜。
二人拉扯声引来了不远处在知青点休息的几位。头发凌乱,衣衫不整的原主慌乱而逃。
村里很快就有了风言风语,几天后,董建业去原主家表示愿意负责,条件是他要梁家帮他换个教书的工作。
梁家人答应了,第二天,梁父出钱买了半斤水果糖,五包烟,放工的时候送给村长,向他说明了情况和调职请求。
村长开会时宣传了董建业同志愿意扎根农村的好消息,宣布他以后在村小学教书,工分和做农活时一样多。
原主记忆,村里的孩子大多数只能接受小学教育,初中要到镇上才能读。
自从前几年学校停课后,半大的孩子都没正式读过书,只是在扫盲班随意学了几个字。
9岁10岁才开蒙识字的不在少数。老师教孩子,并不如后世小学分级分班,学校就一间大屋子,所有学生都在一个班。
老师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进度,分别教育,等语文、数学书都学完了,就算毕业。
读书早又聪明的孩子可能10岁就能毕业,读书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甚至要读到16岁。
停课以前,特别有灵性的孩子,出去读大学的学费,是靠全村人帮衬着凑出来。
原剧情,董建业只当了一年村小学老师,第二年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就是全村一起凑了100块钱和50个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