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伍浩一样,在伍浩的设想里,曹曦在秦城涤荡了整个秦城的政权构成后,应该立刻上路,直奔京都龙城以打龙城一个措手不及,让战争的突然性发挥到最大值。
但实际上,曹曦没有这样做,曹曦一路攻城拔寨,走一处占据一处,收编一些人,留下一些人,完全将这种突然发起的爆发性战争作为了一场扩大领土地盘的战争来打!
也不是这样的战斗方式有什么错误,而是说选择的方式不一样,战斗进行的节奏就不一样,实现的目的当然也不一样。
显而易见,在曹曦的计划中,就是要实现以地方倒逼中央,不断的在路途中扩大自身实力,挟裹更多的人、更多的势力加入到自己的队伍当中,已达到可以对抗中央的目的。
而不是一上来就发起对京都龙城的突袭,虽然曹曦有把握策反一部分京都龙城的卫戍部队,但曹曦也不敢保证自己只带区区十五万兵力进京勤王的情况下,到底有多少人还愿意卖自己的面子。
这个时候,曹曦不可能放手一堵,更不可能在未知的情况下去赌。所以从秦城出来之后,曹曦就微微的改变了自己的部分计划,将沿途的地下城作为第一征服的目标。
从秦城到京都龙城,几千公里的路途上大大小小也有近百个地下城,这些地下城里每一个地下城招募那怕五、六百人的部队,那么当曹曦的整个大军降临帝都的时候,曹曦的亲军将会至少拥有五、六十万的人马。
这个时候再进行实力对比,曹曦觉得自己与老部下们的交易将会更顺利。在这一点上,曹曦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和那个病恹恹的皇帝哥哥曹云很相像。
因为兄弟两人在考虑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将人的因素考虑在最前面。这就是氏族的底蕴所在,在这种家族式的社会结构中,家族培养的精英人才会从小就接受这种权利教育。
权利的根本是什么?
权利的根本是人,任何权利面对的对象就是人。无论是某个人享受什么样的权利也也好,某个人享受不到这个权利也好。这个所谓的权利所赋予和参考的对象终究逃不过人这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