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页

沧夷城中的糕饼铺子生意一向都很好,逢年过节从不缺少买家,登鹊楼虽说是个大酒楼,经营经验也丰富,可若是论起制作糕点的手艺来,恐怕也只与外头那些专门的铺子不相伯仲罢了。

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上元,中秋,端午,除夕等等节日,亦都有自个儿的时令糕点,然而若是寻常人家去采买,最多不过是在糕饼铺子里买来用油纸包着再带回家,瞧着倒不如在铺子里那般好看。

“所以——既然无法从糕点本身口味入手,便试着做一回被买椟还珠的巧匠。”柳素慧黠一笑。

当然她所说的“买椟还珠”不过是一种比喻,并不是真的要买家买椟还珠。

“当初登鹊楼是怎么成名的,现在就应该继续让它那样出名。”槐娘若有所一地点了点头,祝君庭似乎听懂了,但又好像什么也没听懂,仍是云里雾里,不知终路。

“只不过这回咱们不做‘名人效应’咱们单只从商品本身入手。祝老板,现如今市集上分为两种人,一种是不差钱的达官贵人,一种是寻常百姓。像那些达官贵人,肯定都是腰缠万贯的,当然顾九州那种就另当别论,我是没看见他腰上何时缠过一贯钱过。”说到这儿槐娘咳嗽了一声,并冲柳素眨了下眼睛。

明白了,家丑不可外扬。柳素当即便住嘴不再提顾九州的糗事,继续道:“一般的达官贵人逢年过节,或是去亲戚家做客,是不是要送礼,或者说,是不是像咱们这样的商户要给他们送礼?”

祝君庭点了点头:“这倒不错,每年年底官府的老爷们会向辖区下纳税多的商户发放些节礼以作嘉奖,而像我这样的商户,自然也是会准备好礼物送往各辖区,给那些老爷们。”

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这倒不是什么行贿的勾当,只是那些老爷们在任上,底下人就难免要同老爷们过路打招呼,谁晓得什么时候就需要什么批示申请,或者拿通关文牒之类的,若是与老爷们关系良好,或许还能修书催一催,老爷们瞧着与你往日的情分,可能便加紧给你办了。

是以这人情往来最是不可缺的。

“而且还得弄得体面咯。”槐娘补道。

柳素知她已经完全理解自己的意思,便给了她一个会心的笑容。

“咱们就从体面入手。”柳素淡淡道。这回祝君庭可算是明白她的意思了,既然从糕饼本身的味道做不出区分,那便从装糕饼的包装物上大作文章。

“那些达官贵人最是要面子,送礼的人也不愿失面子,只要咱们的噱头做得好,再将那些送人的糕点好好包装一番,对了祝老板,奇货可居这典故您听过吗?”

祝君庭眉头一扬,他读过书,自然晓得这典故,于是点点头道:“我知道。”

“将咱们的糕点限量限时出售,外形做得越贵越好,引得城中富人竞相追捧,届时一掷千金只为了登鹊楼的一盒糕点,那咱们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