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兴惊呆了,她嫁给林卫国十多年,知道他的性子,凡事不愿意求人,如今为了买采棉机即然愿意去借钱,虽说都是亲戚,可原来也没见他有事儿找亲戚帮过忙,况且这借钱的事儿可不容易,又不是小数目,能借上吗?她心里头打鼓,再说自己家这边的亲戚都是拿死工资过日子的,能有多少积蓄,这钱,大概是不容易借。
林卫国见赵国兴半天不吱声,知道她心里头不太愿意,可他更不愿意错过这次的机会,原来在昆岗不觉得,到了墨城才发现身边不少人下海挣了大钱,他哪能不心动,少不得又劝道:“这种农机补贴以前也不是没有过,地膜机播种机收割机,不都有过,怎么成了采棉机你就不放心了,咱就是要做头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挣上钱,我都打听清楚了,三五年本钱就挣回来,你再想想,先不说国家大力支持机械化农业生产,也不说机采棉产量高,便是用采棉机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不用大冷天下地拾花,也不用霜冻后还要清地捡霜后花,不用早出晚归连续几个月耗在地里,不用操心找拾花工,一样挣钱可舒心省事了不少,你想想,舒服日子谁不想过,你瞧着吧,别看现在好多农户嘴上说着不用,只要有人用了,这采棉机的好处可就传开了,那绝对是活广告。”
“可这钱咱们真能借上?”赵国兴让他说地动了心,她想着结婚这些年,从二营种地到团部工厂,然后调到墨城,林卫国每一步都走得很稳,这一次虽然冒险,但她知道林卫国不是冒进的人,没有把握的事儿他是不会去做。
“能不能行总要试一试,多借几个人,积少成多。”林卫国安慰赵国兴,“这事儿若是成了,咱们家以后也能多一项收入,回头给你买个金戒指和貂皮大衣,你不是一直想要吗?”
这是刚结婚时说的玩笑话吧,她这说的人都没当真,他倒是一直记着,赵国兴心中一暖:“行,这周我就再回昆岗一趟。”
“老家那边我明天也打电话,写信太慢,这事儿得赶快,晚了让别人把名额占完了咱可就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了。”林卫国想了想,又道,“林琼那里我明天下班就去一趟吧。”
两口子算是将此事定下来了,赵国兴一想到一下子要拿出去二十万,这心里头就慌慌的,睡觉时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林卫国也失眠了,倒不是因为担心这二十万,而是兴奋,为了能抓住这个机会而兴奋。
第二天下午,林卫国在师中下了厂车去了林琼家,中午时他已经给林琼打过电话,所以林琼的婆婆多做了些饭菜。
林琼和林卫国倒是常会到对方家里吃饭,不过都是在周末,像今天这么下班过来还是头一回,林琼猜测林卫国是有事儿,吃了饭,林卫国几次想开口说借钱的事儿,可碍于林琼的婆婆在他没好意思说出口,最后还是林琼借口送他出了门,两人在外头才说了此事。
林卫国将事情简单说了一遍,还没开口说借钱林琼便先道:“农业上的事儿我也不懂,大哥你要是觉得可行,我回去和红兵说下,这两天就把钱给你准备好,一共需要多少?”
“个人出二十万,我和你嫂子有些积蓄,可还差十三四万,我算过,快则三年,慢则五年,准能回本。”
林琼蹙眉:“这还差不少呢,十几万我和红兵也没那么多,不过你放心,家里有多少我就给你准备多少。”
林卫国没想到自己还没开口妹妹就都明白了,心里欣慰无比,虽说自己和这个妹妹从小并不是一起长大的,可血浓于水,在这边塞之地,远离家乡,他也只有她这个亲人,他原本还担心借钱的事儿让她为难,没想到妹妹即然主动说出来了:“别都拿出来,我原本也是打算多找几个人借,你也得和红兵商量下,可别因为这事儿闹矛盾,你婆婆还在家里住着呢。”
“你放心,我心里有数。”林琼安慰林卫国,又催促道,“赶紧回去吧,天都黑透了,这个点儿只怕没有公交车了,我给你叫个出租车吧。”
“不用,我走回去就行,反正原来每天晚上吃了饭也要出来散步。”林卫国舍不得花五块钱打出租车。
林琼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想着反正有路灯,隔得也不是太远,走一走也确实有助于消食,便没拦着,直等到林卫国的身影消失在转弯处才回家。
“你哥哥是有什么事吧?”林琼回到家她婆婆问道,“我看他几次想说又没说出口,是想问你借钱吧?虽说是亲兄妹,可也得明算账,借得少可以,多了可不行啊,你们两口子也不是高工资,还得存钱送磊磊上大学,以后娶媳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