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页

藏镜 大芒 1175 字 2022-10-05

直到捷报送入京城,才犹如平地惊雷,炸醒了许多世家大族。

不懂的人依旧浑浑噩噩,懂的人却不觉由脚底窜起一股凉意!

以前他们都觉得保家卫国是武将职责,理所应当,殷莫愁打她的仗,世家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这次,殷莫愁所对付的敌人就在他们身边。

皇帝当朝宣布,敌军有几万之众,是从全国各地集结到陇右去的。

什么?这么多敌人吗?他们从哪里冒出来?怎么以前都不知道?该不是殷莫愁为冒领战功而胡编的?

但转念一想就知道殷莫愁不可能这么做,已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高位的大元帅,位份升无可升,炮制这战功作何用?而且要炮制完全可以选择与北漠人战一场,可以大作“保家卫国”的文章,没必要选择在境内。因为包括全新教顽固教徒在内的龙隐门人,大都是在大宁境内有名有姓,可追溯可查找的人,稍有差错,就会被说成是拿无罪者充人头,激起民愤。

史笔如铁,一旦被冠上这种罪名,殷大帅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无论从哪种角度看,殷莫愁这一战都打得卖力不讨好。

殷莫愁又不是傻子,她的权力和名望已经足够高,为什么做吃力不讨好的事。世家大族们就这么以己度人,反推出战报的真实性。

接着,皇帝又宣告了龙隐门几条罪状,收买官员、刺探军情,最严重的当属资助、蛊惑齐王造反案。

这一回,连宰相刘孚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恍然想起五年前殷府行刺,对外宣称为齐王余孽所为,原来从那时开始,殷莫愁已经盯上龙隐门?!这么多年她隐忍不发,“奉旨”赋闲、对“游社”造谣她盖不回应,任由外界将她养伤说成“养娈童”,将本意为方便调度军队推行兵改说成“揽权”。原来竟是锦里藏针、绵绵用力在筹谋彻底铲除龙隐门这件事。

如此密不透风,朝廷里可能除皇帝外也没几个人知道。

在朝为官的人,都想做出风风光光的政绩,博取上位者的关注,即使不被皇帝注意,如能博的百姓口碑也足矣。如有为他们著书立传,将自己的好官形象流传于后世,更是光耀门楣的好事。

但殷莫愁却选择一条与他们截然相反的路,默默地,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为这个帝国挡风遮雨。

战争从未结束,只是换了个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