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藏镜 大芒 1162 字 2022-10-05

不知该说什么,殷莫愁自言自语般:“不单是你,我也想在再回一次北漠大营。”

程远不可置信地看她。

她不是好战之徒,否则也不会明明打了胜仗还和敌人签订互不侵犯协议。

殷莫愁摇头:“我不是去打战,只想再享用一次露天烤羊,和将士们再喝一次庆功酒,围着篝火胡闹,宿醉一场。我想在城楼感受冬日稀有的暖阳,再听一晚上北方士兵吹羌的声音,那苍茫,仿佛置身于大漠黄沙中。

我想站在点兵台看他们操练,我想再一次,信马由缰,走到哪里也不用管,累了就席地而坐,看草原,看晚霞,在没有战事的时候,看北境百姓春耕秋收。

我想躺在大帐里好好睡一觉,什么也不要想,等醒了,父帅笑吟吟地对我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莫愁啊你又在偷懒……”

那都是无法实现的梦,以她如今状况,再也承受不了北境的雨雪风霜。说着,殷莫愁的眼眶红了,程远也垂泪。

李非紧紧握拳,不至于哭出来。

程远原本的计划是重启战争,作为兵部尚书请缨上阵杀敌,他知道他老了,权力已经更迭到年轻人手上,他于兵部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他连理由都想好了,可以说为儿子报仇,皇帝陛下应该也不会拒绝。

也想过可能会死在战场上。但这样就能获得武人真正的荣誉,殷莫愁也会崇敬并感谢他。

原来这一切是个笑话。

程远算明白了一个道理,大宁走到如今这步,好像是人到了春秋鼎盛,那年他年富力强,亲爹的话他都未必肯听进去,殷怀,他更是将其视为对手。

这个国家的官员们是有慵懒懈怠、贪污腐败的,但大多数都还算在其位谋其政,尤其是年轻一代,不论世家寒门,都不乏怀揣着理想,兢兢业业。就说吴敬这样最后走了岔路的,也不能否认他曾满怀抱负,对兵改是有贡献的。

一片欣欣向荣之象,还不到沉疴痼疾的时候,谁又会听一个老家伙大喊要亡国的奔走呼告呢?

连殷莫愁这样,算是年轻一辈里最有远见,都觉得他在危言耸听吧。

算了,人各有命,国家也是。程远孤掌难鸣地想,孤芳自赏地想,才半天时间,他像是老了十岁。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