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汀略写了几个字,越写越开心。这用硬笔写成的字,字迹清晰,墨痕流畅,还免去研磨洗笔的步骤,最重要的是,不会平白污损了纸张!
张小汀不禁想着,每年科考都有学子因为不慎滴了墨汁在考卷上而被不幸罢黜,若是用硬笔写,就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故。
不过这些都是张小汀的畅想罢了,硬笔还是私下里写写吧。毕竟听说这一支笔能用上好几天,可以先用这笔打好草稿,正式誊抄用毛笔,能省下好多买笔买墨的钱!
张小汀乐不思蜀,文思泉涌,立刻写了篇赋来赞美便宜好用的硬笔。
这样的场景在京城各处发生,一天过去,备好的五千支硬笔卖了三千多支。虽然有第一次售卖,大家感到新奇凑热闹的原因在,但这汹涌的人流量是实打实的。
因为这三文钱一支的硬笔卖出了名气,后来进京赶考的学生们都有所耳闻,传来传去,谭家胭脂铺就有了个别名,三文笔斋。
硬笔也被称为三文笔,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一开始用不起毛笔,都是用的三文笔启蒙。也有原先根本没打算读书的人,考不起科考,就用三文笔学写字,之后做了掌柜账房的也大有人在。
谭以和系统算是为大昭百姓识字率的提高做出了一点点贡献。
读书人开心了,谭以也开心了,之前得了陈府消息的沈家胭脂铺可难受了。
沈曙是沈家胭脂铺的东家,自从陈府送来消息并且提供原料,作坊就开始生产眉笔。
眼馋谭家红红火火的眉笔生意,还没等做出来几支,谭家居然亏本卖三文钱一支硬笔!
沈曙气得都要在暗地里咬手帕了,他知道做那么一支硬笔的成本要多少。谭家这生意做的,自己赔钱也要抢占市场,简直过分。